[发明专利]一种高介电活性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46792.0 | 申请日: | 2018-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裘友玖;韩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04 | 分类号: | C04B35/04;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氧化锌 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多孔二氧化硅 高介电 吸附 孔洞 表面活性剂 二氧化硅球 可溶性镧盐 正硅酸乙酯 镧离子掺杂 改善材料 改性粉体 介电性能 陶瓷材料 制备改性 毫米级 前驱体 锌离子 自组装 镧离子 电导 硅源 轻质 半导体 还原 合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介电活性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表面活性剂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自组装合成了毫米级轻质、高强度多孔二氧化硅球.由于制备的二氧化硅球内存在大量多级孔洞,通过将可溶性镧盐与氧化锌制备成前驱体并还原制备改性颗粒,由于镧离子掺杂半导体ZnO,镧离子取代锌离子有效降低氧化锌的缺陷浓度,从而最终提高着氧化锌的电导性能,通过制备的改性粉体有效吸附和分散在基体多孔二氧化硅材料表面,形成充分的吸附和分散,进一步改善材料的介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介电活性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可用来制作介质基板、介质天线、介质谐振器、等微波器件。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所具有的介电特性可以这些元器件具有损耗小、稳定性高、体积小等特点,这些特点满足了通信微波电路对元器件的性能要求。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在微波技术中的主要用途有:
(1)介质基板,在微波电路中起着电路中元器件与线路的承载、支撑以及绝缘、屏蔽的作用。另外,在微波介质基板上可以制作微波带状线路振荡器以及它的周边电路,贴装表面组装元件,可以大大缩小微波器件体积。
片式电容器,在微波电路中的作用是电路及各元件间的耦合以及能量储存。微波片式高Q多层陶瓷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微波集成电路。随着移动通信向第三代过渡,移动电话变得更加的轻便化和高频化,进而推动高Q多层陶瓷电容器向小型化发展。
介质天线,在微波电路的作用是集中吸收电磁波能量。其中片式微波陶瓷介质天线不用再伸出机壳外,从而有效地防止因碰撞跌落而损坏,而且片式微波陶瓷介质天线与SMT表面贴装工艺兼容,有利于降低装配成本及手机小型化。现在,介质天线广泛应用于蜂窝和无绳电话、蓝牙以及无线局域网。
介质谐振器,在微波电路中起到的作用与一般电路中LC谐振电路相似。常用的有同轴形、圆柱形、矩形圆杆形、带状线形等介质谐振器。在微波通信基站、无线发射基站、雷达、导航等设备、设施中广泛应用。
滤波器,在微波电路中的作用是消除微波电路中的噪音及传输信号。现在,介质滤波器的应用范围主要有手机、无绳电话、带阻滤波器及双工器中。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不断向更高频率发展,要求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适当的
介电常数、更高的Q值以及近零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针对MgTiO3-CaTiO3近零温度系数体系普遍存在的介电性能(尤其是品质因数)较差、烧结温度高等缺点,进行离子取代、掺杂、添加烧结助剂等手段,优化其微波介电性能,以适应微波器件对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活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介电活性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25~35份质量分数80%乙醇溶液、3~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置于三角烧瓶中,搅拌混合并收集混合液;
(2)再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混合液、10~15份正硅酸乙酯、6~8份质量分数20%盐酸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并收集混合凝胶液,得改性前驱体;
(3)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85~90份去离子水、10~15份硫酸锌、10~15份氯化镧置于三角烧瓶中,搅拌混合并收集混合液,将碳酸氢铵溶液滴加至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并调节pH至6.5;
(4)待pH调节完成后,搅拌混合并静置陈化,过滤并收集滤饼,真空冷冻干燥并研磨粉碎,过筛并置于管式气氛炉中,预烧后,通氢气排除空气,升温加热并保温煅烧,静置冷却至室温,破碎并研磨过筛,得改性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6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度ITO靶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转炉的补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