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7701.7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向建化;王一品;张春良;周超;曹杰;曹墨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液口 进液口 脊柱 微流控芯片结构 单向液体 流体通道 外力控制 微流通道 亲水层 疏水 疏水性材质 微流控芯片 单向流向 引导流体 使用性 体积小 运输 制作 铺设 | ||
1.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铺设于载体上的亲水层、设于亲水层上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连接在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微流通道,所述微流通道包括两条疏水壁和双脊柱通道,所述双脊柱通道为疏水性材质制成的双脊柱通道,所述两条疏水壁分别和进液口、出液口连接以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双脊柱通道设于流体通道内用于引导流体从进液口单向流向出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脊柱通道包括多个“八”字形的引流口,多个引流口有序排列在流体通道中,所述“八”字形的引流口的大开口朝向出液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八”字形的引流口的大开口的宽度为3至7mm,所述“八”字形的引流口的小开口的宽度为0.6至0.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脊柱通道的每个脊柱与疏水壁的夹角为13至17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有储液凹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结构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设有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一一对应的滴液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壁是气相为氧化硅的疏水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铺设有疏水性的气相二氧化硅层。
9.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载体上先用激光加工出微流通道;
步骤二:在微流通道上铺设一层亲水层;
步骤三:用疏水性材质制作疏水壁,以形成流体通道;
步骤四:在疏水壁上铺设气相二氧化硅;
步骤五:最后用疏水性材质制作双脊柱通道,双脊柱通道位于流体通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外力控制单向液体运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是:配置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的二氧化钛的水溶液,充分搅拌均匀,滴适量二氧化钛水溶液到载体上,把溶液平铺到载体上,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二氧化钛薄膜就会固定在载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7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