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34359.5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蓉芳;张杰;焦李成;陈佳伟;熊涛;郝红侠;尚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254 | 分类号: | G06T7/254;G06T7/277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粒度 级联 森林 模型 sar 图像 变化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给定两幅配准的具有相同尺寸的多时相SAR图像I1和I2,并对I1和I2使用对数比算子,生成归一化的差异图Id;
(2)以归一化的差异图Id每个像素点为中心按大小为21×21取块,每个图像块作为一个样本,也就是每个样本对应一个像素点,然后对每个样本提取类哈尔特征;
(3)随机选取少量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利用训练样本的类哈尔特征对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
(4)利用训练好的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对所有样本进行测试,得到预测结果
(5)生成两个概率图T1和T0:
将所有样本的类哈尔特征输入到已训练好的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得到每个样本属于变化类的概率p1和属于非变化类的概率p0,其中,对每个样本有p1+p0=1,用所有样本中属于变化类的概率p1构成第一概率图T1,用所有样本中属于非变化类的概率p0构成第二概率图T0;
(6)利用差异图Id、第一概率图T1和第二概率图T0构成新特征,重新训练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得到新预测结果并将新预测结果的Kappa系数与上一次预测结果的Kappa系数进行比较,选择Kappa系数较高的预测结果作为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对数比算子生成归一化后的差异图Id,按如下步骤生成:
(1a)根据多时相SAR图像I1和I2生成差异图:
其中,log代表取对数操作,|·|表示取绝对值操作;
(1b)对差异图Id1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差异图:
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操作,max(·)表示取最大值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包括多粒度窗口和级联森林两部分,其中:
所述多粒度窗口,包含三个大小分别为15×1,30×1和60×1的滑动窗口,利用三种滑动窗口分别扫描每个训练样本的类哈尔特征,能使特征更加丰富;
所述级联森林,由多个层级构成,它的每一层均是一个集成的决策树森林,设置每一层包括2个随机森林和2个完全随机森林,每个森林都包含了20棵决策树;
把多粒度窗口扫描产生的特征输入到级联森林,就得到训练好的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用差异图Id、第一概率图T1和第二概率图T0构成新特征,是先利用差异图Id、第一概率图T1和第二概率图T0构成三通道图像;对每个通道提取类哈尔特征,再将三个通道对应位置提取的类哈尔特征首尾相接,得到新的特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Kappa系数,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PRA表示实际的一致率,PRE表示理论的一致率:
其中,N表示图像总像素点数,Nc表示参考图中属于变化类的像素点数,Nu表示参考图中属于非变化类的像素点数,改参考图为人工标记的真实变化图像,TN表示被正确检测为变化类的像素点数,TP表示被正确检测为变化类的像素点数:
TN=Nc-FN,
TP=Nu-FP,
其中,FN表示将变化类错检为未变化类的像素点数;FP表示将非变化类错测为变化类的像素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43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