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6434.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阮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彩云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H02J7/35;F21S9/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车辆 夜间 行驶 安全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性的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减速带铺设在路面上;S2,在副减速板的上表面安装指示灯;S3,在S2的基础上,在道路的侧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S2中的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夜晚降临时,控制器控制指示灯打开,为车辆照明。本方法可为行驶中的汽车、自行车、摩托车提供照明,当车辆行驶至减速带时,有助于提醒驾驶员及时减速,并且特别能够为夜间骑行者提供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是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
减速带大多为多个同样的减速板拼接在一起,而减速带主要是针对于汽车设计的,然而针对非机动车来说,减速带的高度过高,进而导致非机动车通过减速带时颠簸很大,给非机动车上的人员带来很大的不适;减速带与路肩之间会留有一些缝隙,很多非机动车驾驶人员为了避免颠簸也会从这个缝通过,但常常会出现车辆撞到路肩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性的方法,本方法可为行驶中的汽车、自行车、摩托车提供照明,当车辆行驶至减速带时,有助于提醒驾驶员及时减速,并且特别能够为夜间骑行者提供安全保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性的方法,本方法采用的减速带包括主减速机构、副减速机构、第一加厚机构、第二加厚机构以及缓震机构;相邻两个所述主减速机构之间固定有所述副减速机构,所述副减速机构用以供非机动车通行;所述副减速机构的表面分布有所述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用以减缓车辆接触时的冲击力;所述主减速机构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第一加厚机构,所述副减速机构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第二加厚机构,所述第一加厚机构、所述第二加厚机构均用以提高减速带整体高度。
具体的,为了通过固定钉来对主减速板进行限位,所述主减速机构包括主减速板和第一固定钉,所述主减速板的四角处贯穿有所述第一固定钉,所述主减速板的内壁开有卡槽,所述主减速板的底面开有若干个第一滑槽。
具体的,为了使得主减速板、副减速板之间能够配合为一体结构,强度更高,所述副减速机构包括副减速板、第二固定钉以及卡头,所述副减速板的体积为所述主减速板体积的三分之一,所述副减速板设于两个主减速板之间,所述副减速板的四角处均贯穿有所述第二固定钉,所述副减速板的两侧壁垂直设有所述卡头,所述卡头嵌入于所述卡槽的内部,所述副减速板的底面与所述主减速板的底面相平齐,所述副减速板与两个相邻所述主减速板之间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副减速板的底面开有第二滑槽,所述副减速板的顶面开有置物槽。
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述减速带铺设在路面上;
S2,在上述副减速板的上表面安装指示灯;
S3,在S2的基础上,在道路的侧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S2中的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夜晚降临时,控制器控制指示灯打开,为车辆照明。
具体的,所述卡头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卡槽的截面为与所述卡头相互配合的等腰梯形结构,通过利用等腰梯形结构能够增加卡头、卡槽的连接强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加厚机构包括第一加厚板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加厚板设于所述主减速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加厚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加厚板的面积与所述主减速板的底面积相同,所述第一加厚板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加厚板的底面开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对分布的第三滑槽;为了根据道路的需要,能够自由添加一定量的第一加厚板来增加主减速板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彩云,未经刘彩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成型沥青混凝土减速带及其施工工艺
- 下一篇:LED反光指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