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5104.2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司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16 | 分类号: | G01L1/16;C22C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多孔 压敏薄膜 皮肤 制备 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铁基非晶合金 压敏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 铁基非晶合金材料 铁基合金材料 导电性 柔韧性 弹性性能 加热熔化 均匀填充 纳米材料 纳米颗粒 研磨 后冷却 填充 打印 | ||
1.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敏薄膜材料利用超声振荡和机械搅拌的方法将铁基非晶合金纳米材料填充到三维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中制得,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a、将含有Fe、Cu、Nb、Si和B的合金材料加入熔炉,抽取形成真空后充满氩气,加热熔化,进一步与高速旋转的冷却水接触,快淬出料后机械研磨,制得铁基非晶合金纳米颗粒;
b、将二甲基硅氧烷预聚体乳液、固化剂、交联剂混合,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糊状物,利用3D打印技术加热挤出制成薄膜,喷头挤出施加的外力形成三维立体结构,再通过加热交联形成弹性结构,固化,制得三维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
c、将步骤a制得的铁基非晶合金纳米材料,通过超声振荡和机械搅拌工艺,均匀填充到步骤b制得的三维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中,制得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Fe 62~72重量份、Cu 2~4重量份、Nb 3~6重量份、Si13~15重量份、B 10~13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铁基非晶合金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固化剂为二苯基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二亚乙基三胺、2,5-二甲基-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三维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的孔隙率为30~35%,孔径为200~800nm,薄膜厚度为50~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二甲基硅氧烷预聚体乳液95~98重量份、固化剂1~2重量份、交联剂1~3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超声振荡的超声波频率为30~80kHz。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机械搅拌的转速为200~400r/min。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用于电子皮肤的柔性压敏薄膜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1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