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罗米酚-多肽复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0200.8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5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岳旭龙;李灵娟;吕凤霞;李攀登;孙江宏;李坤鹏;梁军;韩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牧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138 | 分类号: | A61K31/138;A61K47/42;A61K9/19;A61K9/08;A61P1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张智伟 |
地址: | 45116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罗米酚 多肽 复合物 药物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排卵功能障碍治疗和/或预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克罗米酚‑多肽复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物由克罗米酚和功能性多肽组成;所述功能性多肽为多肽IGp、多肽TGp、多肽PGp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克罗米酚和多肽IGp的摩尔比为10∶1~1∶100,克罗米酚和多肽TGp的摩尔比为1∶10~1∶200,克罗米酚和多肽PGp的摩尔比为1∶10~1∶100。本发明克罗米酚‑多肽复合物能够增强细胞对药物的吸收,一定程度上增加克罗米酚对卵巢、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靶向性,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并降低克罗米酚对卵巢的过渡刺激和使子宫内膜变薄的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卵功能障碍治疗和/或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罗米酚-多肽复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克罗米酚,又名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 CC),是三苯乙烯(triphenylethylene)的衍生物,作用于雌激素依赖组织,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及子宫内膜等,是一种抗雌激素而本身具有微弱雌激素作用的药物。6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许多临床经验,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促排卵药物。
克罗米酚促排卵机制为:在下丘脑水平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因其亲和力更强,致使靶器官对雌激素不敏感,从而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激活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机制,增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GnRH)的释放频率,刺激垂体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升高,从而启动卵泡发育,促进卵泡生长。也有研究认为,CC能与垂体雌激素受体结合,直接刺激FSH、LH的释放。值得注意的是,CC促排卵作用的实现依赖于正常的HPO(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负反馈机制。
临床上常用的克罗米酚等促排卵药物可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宫颈粘液质量差、子宫内膜薄、子宫内膜成熟延迟、卵巢过激、多胎妊娠等。克罗米酚的有效治疗周期中,排卵率高达70%~80%,但妊娠率只有30%~40%。主要原因是CC的局部抗雌激素作用,导致一方面宫颈黏液稠厚不利于精子穿行,另一方面CC与子宫内膜雌激素抗体结合,干扰子宫内膜发育而影响受精卵着床。
目前针对克罗米酚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联合用药,在保证其促排卵效果的同时减低其副作用,而对克罗米酚相关复合物、药物组合物的研究较为少见。
现代研究发现:许多小分子多肽(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α、转化生长因子等)在调节激素水平、卵巢刺激,促进正常卵泡发育和排卵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实:部分小分子多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经过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作为药物骨架包裹药物,使药物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和缓释性,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发挥小分子多肽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临床克罗米酚对卵巢的过渡刺激和使子宫内膜变薄,而引起高排卵、低妊娠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罗米酚-多肽复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克罗米酚-多肽复合物,该复合物由克罗米酚和功能性多肽组成;所述功能性多肽为多肽IGp、多肽TGp、多肽PGp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克罗米酚和多肽IGp的摩尔比为10∶1~1∶100,克罗米酚和多肽TGp的摩尔比为1∶10~1∶200,克罗米酚和多肽PGp的摩尔比为1∶10~1∶100;
所述多肽IG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多肽TG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所述多肽PG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进一步优选,所述克罗米酚和多肽IGp的摩尔比为1∶1~1∶50,克罗米酚和多肽TGp的摩尔比为1∶20~1∶80,克罗米酚和多肽PGp的摩尔比为1∶5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牧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牧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0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