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歧管模具变轨抽芯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4138.6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7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康庆文;方永杰;吴贤益;葛龙时;徐猛增;吴彩虹;陈为伦;江荆停;应可国;周华民;黄志高;刘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骆文军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歧管 脱模板 支撑导轨 圆弧面 抽芯机构 模具变轨 模具底板 气道 凸条 成型 转动 模具成本 机构能 外侧面 滑块 开模 脱模 模具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模具变轨抽芯机构,包括位于模具下部的模具底板、作为成型进气歧管的一侧侧面的脱模板、支撑导轨和两块滑块,所述支撑导轨设在模具底板上且位于脱模板的下方,所述支撑导轨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圆弧面,所述脱模板上设有用于成型进气歧管的气道内的若干凸条,所述脱模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圆弧面,开模时,所述脱模板往进气歧管一侧转动并推动进气歧管,所述凸条从进气歧管的气道分离,所述脱模板沿着支撑导轨往下转动且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之间设有间隙,该机构能减少脱模力度、给设计带来方便、降低模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进气歧管模具变轨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模具变轨抽芯机构用于成型发动机进气歧管,目前对于弧形的产品一般采用圆弧脱模加上滑块抽芯。由于进气歧管的圆弧形底面与模具底板的顶面之间为紧贴的,两表面之间不存在空气,在分离时产生负压,从而使两表面有较大的吸力,从而造成脱模需要较大的力,给模具设计带来困难。再者进气歧管被顶开后,由于进气歧管的圆弧形底面与模具底板的顶面之间为紧贴,这种面与面接触,造成两者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造成脱模需要较大的力,也给模具设计带来困难,增加了模具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脱模力度、给设计带来方便、降低模具成本的进气歧管模具变轨抽芯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进气歧管模具变轨抽芯机构,包括位于模具下部的模具底板、作为成型进气歧管的一侧侧面的脱模板、支撑导轨和两块滑块,所述支撑导轨设在模具底板上且位于脱模板的下方,所述支撑导轨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圆弧面,所述脱模板上设有用于成型进气歧管的气道内的若干凸条,所述脱模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圆弧面,所述脱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驱动机构,所述两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模具底板上,合模时,所述脱模板位于支撑导轨的上方,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紧贴,所述两块滑块的前端位于脱模板的底下且两者相抵;所述脱模板的侧面与进气歧管的端面相抵,所述若干凸条分别一一嵌入在对应的进气歧管的气道内;开模时,所述脱模板往进气歧管一侧转动并推动进气歧管,所述凸条从进气歧管的气道分离,所述脱模板沿着支撑导轨往下转动且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圆心与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两块滑块往外滑动后与支撑导轨之间设有供脱模板摆动的空间,所述两块滑块的前端往外侧滑动且与转动后脱模板相抵。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摆臂、油缸和固定座,所述摆臂为一杠杆,所述摆臂的转动中心为设在模具底板上的转轴,所述摆臂的一端与脱模板固定,另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油缸的底部与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模具底板上;合模时油缸的活塞杆收缩,开模时油缸的活塞杆伸开。
合模时,所述第二圆弧面整面紧贴在与第一圆弧面上;开模时,所述第二圆弧面绕着转轴的中心线转动,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分两次分离,第一次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的上部紧贴,下部开始分离;第二次随着第二圆弧面往下转动则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分离。
开模时,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的面运动轨迹配合间隙从0-3mm的变化运动;合模时,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的面运动轨迹配合间隙从3-0mm的变化运动。
合模时,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收缩,所述脱模板与油缸均位于以转轴为中垂面的同一侧;开模时油缸的活塞杆伸开,所述脱模板向油缸靠近。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所述脱模板沿着支撑导轨往下转动且第二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圆心与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之间设有间距,从而在脱模时,使脱模板与支撑导轨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两表面之间有空隙,在分离时不会产生负压,从而消除了两表面的吸力;另外有间隙后,两者表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从而能减少脱模力度、给设计带来方便、降低模具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4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单铲基双滑块出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