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1106.0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孟晓永;李卫东;马文树;高天亮;赵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扶手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本发明所述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使汽车后排座位乘员乘坐更为舒适,越来越多的车辆在后排座椅之间设置有扶手,常见的扶手为隐藏与靠背之间的翻转式扶手,当需要使用时,将其翻转放下即可,也有少数车型将扶手设置在座椅坐垫之间以改善车内空间使乘员乘坐更为舒适。
然而,车辆后排座椅的乘员类型较为复杂,包括各个年龄段不同身材的乘员,上述现有的座椅扶手都是绕某一转轴翻转打开,均无法实现扶手高度的活动调节,因此,现有的座椅扶手使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无法广泛适应各类乘员,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乘员的舒适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以提升座椅扶手在不同类型乘员中的适用性,满足乘员的舒适性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
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任一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
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X形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三者铰接;
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滑杆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调角器,所述调角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间歇阻尼机构,所述间歇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滑轨上设置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包括弧形部分与直线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地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扭地脚,所述吸扭地脚中间的惯性距大于两边的惯性矩。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垫组件包括扶手垫与支撑板,所述扶手垫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座椅扶手,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1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器的喷头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干衣机
- 下一篇:喷臂组件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