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易发芽作物发芽状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7685.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9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敏;齐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发芽 作物 状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易发芽作物发芽状态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监测图像,待监测图像包括未发芽图像、轻微发芽图像和严重发芽图像;将待监测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CNN与RNN结合模型,输出待监测图像对应的发芽状态类别。本发明在训练样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分类的准确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自动实时监控,判断的分类结果客观性、准确性、实时性和高效性都很高,解决了由于易发芽作物发芽程度变化细微复杂,人为观察要有丰富的易发芽作物贮藏知识且费时费力,受人的主观性影响大导致判断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贮藏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易发芽作物发芽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易发芽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易发芽作物的块茎收获以后,以马铃薯为例,休眠与萌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薯块成熟期,即贮藏早期,表现为薯块表皮尚未完全木栓化,薯块内的水分迅速向外蒸发,薯块重量显著减少,加之温度较高,容易积聚水汽而引起薯块的腐烂,经过20—35d的成熟作用后,表皮充分木栓化,蒸发强度和呼吸强度的逐渐减弱,而转入休眠状态;第二阶段称为薯块静止期或深休眠期,即贮藏中期,在这一时期薯块呼吸作用减慢,养分消耗减低到最低程度。第三阶段称为休眠后期,也称萌发期,即贮藏晚期,此时易发芽作物的休眠终止,呼吸作用又转旺盛,同时由于呼吸产生的热量积聚而使贮藏温度升高,促使薯块迅速发芽,此时,薯块重量减轻程度与萌发程度成正比。
发芽会使马铃薯块茎组织中所含的大量淀粉转化而造成外观萎蔫,同时马铃薯发芽部位产生有毒物质龙葵素。对于大西洋这个品种的马铃薯,未发芽的马铃薯的薯块呈卵圆形或圆形,顶部平,芽眼浅,表皮有轻微网纹,淡黄皮白肉,薯块大小中等而整齐,没有任何发芽的迹象;轻微发芽的马铃薯的薯块上隐约有芽胚出现,慢慢发出细小的绿色幼芽直到至少有一个芽生长达2mm;严重发芽的马铃薯的薯块表皮变绿色,有明显的芽胚出现,芽直径达到3.02mm,同一顶芽芽眼中至少出现2个芽。发芽的马铃薯会造成销售、加工的损失,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对于传统的易发芽作物贮藏方式,抑制易发芽作物发芽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易发芽作物的价格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传统的易发芽作物贮藏方式有堆藏法、通风库贮藏法、药物贮藏保鲜方法、架藏、垛藏等,贮藏过程中应控制好贮藏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外界条件。为了延长贮藏期,应尽量减少人类的进入贮藏室的次数,这就为人们及时检查易发芽作物贮藏情况带来了阻碍,造成大量的易发芽作物的浪费可能性或食用发芽易发芽作物的危险性都会大大增肌。因此,在成本小的基础上需要有效的解决该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易发芽作物发芽的程度变化细微、复杂,人为观察不仅费时费力,要求人有丰富的易发芽作物贮藏知识,而且受人的主观性影响大,导致判断结果不准确;还会破坏贮藏室的贮藏环境,减少易发芽作物的贮藏时间,造成损失。
因此,目前针对易发芽作物,缺乏减少人工干扰,能准确自动监测易发芽作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针对易发芽作物,缺乏减少人工干扰,能准确自动监测易发芽作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易发芽作物发芽状态的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图像,待监测图像包括未发芽图像、轻微发芽图像和严重发芽图像;将待监测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CNN与RNN结合模型,输出待监测图像对应的发芽状态类别,发芽状态类别包括未发芽、轻微发芽和严重发芽。
优选地,将待监测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CNN与RNN结合模型之前,还包括:采用自适应分割技术分割出,待监测图像中的易发芽作物部分,得到易发芽作物部分图像;将易发芽作物部分图像作归一化处理,以使,易发芽作物部分图像的尺寸一致。
优选地,发芽状态类别由人工分类并标注。
优选地,CNN与RNN结合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
S1、将待监测图像输入CNN中,CNN的单神经元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7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