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2938.8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8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崔灿;王向明;吴斌;李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3/15 | 分类号: | B22F3/15;B22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子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起落架 撑杆 一体化 结构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航空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制备方法,用于实现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制备,首先制作芯棒;然后制作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整体结构的外包套,并将芯棒固定在所述外包套内的预定位置;在氩气保护环境下,向所述外包套和芯棒之间填充A‑100超高强度钢粉末;并进行热等静压处理,随后进行冷却处理,去除芯棒和外包套,制成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本方法能够避免连接区的应力集中,并减少材料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起落架是飞机上关键受力部件,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作用无可替代,极大地影响飞机的使用与安全。传统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均采用锻造+机械加工而成,目前飞机前起落架外筒和两侧斜撑杆为组合结构,通过螺栓螺母和开口销连接安装,零件配合部位多,加工复杂,不利于减重。同时,起落架外筒为筒形结构形式,传统锻件为同一种材料的实心结构,筒内腔需要加工去除,照成材料浪费。如何实现结构的减重、高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已成为未来飞机起落架制造的技术关键。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制备方法,用于制造飞机起落架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芯棒;
步骤2,制作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整体结构的外包套,并将芯棒固定在外包套内的预定位置;
步骤3,在氩气保护环境下,向外包套和内筒芯棒之间填充超高强度钢粉末;
步骤4,进行热等静压处理,然后进行冷却;
步骤5,去除内筒芯棒和外包套。
可选地,步骤1中制作芯棒的材料为低碳钢。
可选地,步骤1中的芯棒的表面粗糙度≤R3.2。
可选地,步骤2中的外包套成形方法,包括:
将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整体结构的外廓尺寸均匀增加5mm,采用厚度为2mm的低碳钢板材包覆在尺寸增加后的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整体结构上形成外包套。
可选地,步骤2中的所述外包套的侧壁厚度设置为1.5mm。
可选地,步骤3中的超高强度钢粉末材料采用A-100高强度钢。
可选地,步骤3中的A-100超高强度钢气雾化粉末颗粒度为45~250μm。
可选地,步骤4中的热等静压处理条件为:
温度在1150~1200℃之间,压力在120~150MPa之间,保温保压时间设置为2~4h。
可选地,步骤4中的进行冷却的方法为:
在温度为890~910℃下保温1小时,空冷至室温后,在590~610℃下保温≥16小时,空冷至室温。
可选地,步骤2中通过焊接方式将所述芯棒固定在所述外包套内。
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制备方法,氩气保护环境下,向飞机起落架外筒和斜撑杆整体结构的外包套和芯棒之间填充A-100超高强度钢粉末,并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形成外筒和斜撑杆一体化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避免连接区的应力集中,并减少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