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0072.7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龙;王思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电阻 杆塔 泄流 输电线路杆塔 电流电荷 雷击电流 雷击故障 在线监测 总电荷量 输电线路监测装置 雷电定位系统 在线监测系统 比例系数 绝缘劣化 全面监测 实时监测 输电杆塔 输电线路 电荷量 雷电流 雷击 判定 传输 电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方法,通过输电线路监测装置、雷电定位系统、接地电阻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具体包括下列步骤:S1、判定是否发生雷击故障;S2、当发生雷击故障时,计算该雷击电流的总电荷量;S3、并分别计算出四个方向上的泄流电流电荷量;S4、计算沿杆塔方向入地的泄流电流电荷量;S5、计算雷击泄流电流沿杆塔方向入地传输的电荷量与雷击电流的总电荷量的比例系数,判断接地电阻是否满足电网标准。本发明可实时监测每次雷电流击中的输电杆塔的接地电阻,避免因绝缘劣化等因素导致杆塔历史接地电阻变化带来的判断误差,可实现实时全面监测输电线路接地电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故障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安全和工作的需要,常常需要电气设备的某些位置与大地相连接,这就是接地。相对于输电线路,雷击是引起线路跳闸的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占整个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因此需要对输电线路增加防雷措施,而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是防雷措施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的大小,电网已有明文规定,但由于输电线路杆塔多处于环境恶劣地段,极易受诸如土壤腐蚀、污秽等因素的影响,使其接地电阻发生改变,不满足相关标准,降低线路防雷效果,发生雷击跳闸事故,因此,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监测具备重要意义。
传统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有注入电流法、钳表法,注入电流法即采用注入电流的方法,向杆塔接地网中注入试验电流,测量电流大小和接地体上的电压,从而得到杆塔接地电阻,其不足是测量时需要布置电流极和电压极引线、断开杆塔接地螺栓,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电压极的布置和电流极的存在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钳表法是对传统注入电流法的一个突破,用钳表夹住杆塔接地体或接地线即可测出接地电阻,但该方法要求输电线路避雷线为逐塔直接接地方式,各杆塔通过避雷线构成回路,对于避雷线不逐塔接地的线路不适用。另外,这几类传统的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所测量的仅是杆塔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而经分析可知雷电流是从杆塔顶部经过接地引下线泄入大地的,从导泄雷电流的角度来考虑,需要考虑整个泄流通道的电阻,而不仅仅是接地体的电阻,而且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及避雷线要靠螺栓、连板和焊接等方法连接,他们之间又存在接触电阻,所以接地电阻应是接地体电阻、接地引下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总和。
根据目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的现状分析,目前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适用性不高,同时,所测量的接地电阻考虑不全面,未将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等部分的电阻考虑进去,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接地电阻测量多为离线测量方式,已逐渐不满足现阶段电网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方法,通过输电线路监测装置、雷电定位系统、接地电阻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所述输电线路监测装置、雷电定位系统、接地电阻在线监测系统均安装于同一输电线路上,其监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通过所述输电线路监测装置输电线路的故障情况,判定是否发生雷击故障,并定位雷击故障发生时的具体杆塔号;
S2、当发生雷击故障时,通过所述雷电定位系统获取雷击电流波形,并计算该雷击电流的总电荷量Qz;
S3、通过所述接地电阻在线监测系统采集雷击电流泄流行波信号,并分别计算出泄流电流电荷量Q1、Q2、Q3、Q4;
S4、计算沿杆塔方向入地的泄流电流电荷量Q5;
S5、计算沿杆塔方向入地的泄流电流电荷量Q5与雷击电流的总电荷量Qz的比例系数,判断接地电阻是否满足电网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0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铅板栅电阻测试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接地测试手持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