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芽苗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8216.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州;刘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7/04;A01G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蒋秀清;李春芳 |
地址: | 4501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芽苗菜 制备 优质地下水 发芽过程 光照条件 制品生产 分阶段 矿物质 浓度比 变差 豆种 光强 浸泡 发芽 生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芽苗菜的制备方法,涉及芽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历经选豆、浸豆,浸豆采用20℃左右的350米深天然优质地下水进行,在浸泡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矿物质;在豆种发芽过程中,选用0‑200lx、2000‑5000lx两种光强,分阶段式光照条件进行发芽生长,结合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O2与CO2浓度比,最终得到的芽苗菜具有丰富的绿色素,且口感不会变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芽制品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芽苗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芽苗菜是采用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的可以食用的菜类,其中,黄豆芽、绿豆芽就是常见的芽苗菜。由于农业技术的发展,芽苗菜品种也在不断丰富,松柳苗、豌豆苗、油葵苗、田七苗等各种芽苗菜开始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在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品种中,芽苗菜占据了一定位置。
对于已有的芽苗菜,其生长方式都极为固定,即在低光照下,对种子进行萌芽,控制温度和湿度,利用种子里面储存的养分进行转化而产生营养物质,蛋白质通过酶的分解形成氨基酸,各种物质通过分解形成各种矿物质,容易被吸收。
但是现有芽苗菜生产方法生产的芽苗菜缺乏绿色素,在绿色素上,还是不能与其他蔬菜相比拟。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较高光强的条件来生产具有丰富绿色素的芽苗菜,但是得到的芽苗菜口感会远远差于较低光强条件下生产的芽苗菜,对于本行业人士来说,如何兼顾丰富绿色素和口感,是行业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芽苗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芽苗菜生产方法生产的芽苗菜绿色素和口感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芽苗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剔除豆种中的烂豆、坏豆、色斑豆后,对豆种清洗2~4遍,并在制发豆芽之前对生产场地、所用器具进行清洗,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杀菌消毒;
(2)将清洗好的豆种用20℃左右的350米深以上的天然优质地下水进行泡豆4.5h,对泡好的豆子进行再次挑选,将不完整的豆瓣、色斑豆等挑选出来;
(3)将挑选好的豆子,分装到打好孔的透明塑料盒底部,按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面积算,豆子的放置量为0.5~1g/cm2,将放好豆种的透明塑料盒放到有0-200lx光照强度的车间进行孵化生长,其中孵化车间的温度控制在23~25℃,待发芽第3~4天,发芽长到3~4cm高时,移到2000-5000lx光照强度的地方继续生长,每天进行里外倒盘,保证受光均匀以及苗菜生长整齐一致,再生长2~3天即可得到芽苗菜;两个生长期间,每隔4h淋一次水,车间湿度控制在80~90%,并控制车间O2与CO2之间的体积浓度比为21︰0.035~0.045。
作为优选地,采用的豆种为黄豆、绿豆、豌豆、马牙豆以及胡豆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地,步骤(3)中第一发芽阶段光照强度为50-100lx,第二发芽阶段光照强度为2500-4000l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豆种发芽过程中,选用0-200lx、2000-5000lx两种光强,分阶段式光照条件进行发芽生长,结合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O2与CO2浓度比,最终得到的芽苗菜具有丰富的绿色素,且口感不会变差;
(2)浸豆采用20℃左右的350米深天然优质地下水进行,在浸泡过程中获取了丰富的矿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这些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8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叉紫花八号白芨的种植技术
- 下一篇:一种甘蔗水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