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流密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3578.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利;于子飞;高天一;李跃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北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检测 列车运行信号 触发信号 列车 车辆运行信息 安全隐患 车门开关 等级发送 调用接口 密度数据 平台提供 平台网络 情况分析 人流疏导 速度信号 通讯连接 系统接收 智能监测 预报站 车站 上报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流密度检测方法及系统,人流密度检测方法应用于人流密度检测设备,人流密度检测设备与PIS系统及OCC‑TPA平台网络通讯连接,方法包括:PIS系统接收TCMS系统上报的列车运行信号,从列车运行信号中获取车门开关、速度信号、预报站/到站触发信号等,并传递给人流密度检测设备;人流密度检测设备根据列车到站触发信号进行列车内或车站人流密度情况分析,将分析结果等级发送至OCC‑TPA平台;OCC‑TPA平台汇总各个车辆的人流密度数据以及车辆运行信息,为其他使用平台提供调用接口。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对列车内外人流密度进行智能监测,提高人流密度检测准确性,并可及时进行人流疏导,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流密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拥堵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地铁、轻轨、有轨电车、高铁等交通工具由于其方便、快捷、准时的运营优势而越来越成为市民出行首选交通工具。
目前,在这些轨道交通领域的列车上,通常设置有车载乘客信息系统(PIS 系统),PIS系统为乘客提供实时列车信息,指引乘客乘车。然而在列车运营的过程中,或者在列车启动、进站时,由于车内外人流涌动,尤其是在上班高峰时期,由于人潮拥挤,容易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而且有时各个车厢人流密度不一致,不利于车厢空间的合理利用;此外,地铁车厢内部的人流变化大部分是发生在列车到站之后,车辆开关门时,这时候如果进行人流分析其实不是准确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实现对列车内外人流密度进行智能监测,提高人流密度检测准确性,并可及时进行人流疏导,以避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流密度检测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对列车内外人流密度进行智能监测,提高人流密度检测准确性,并可及时进行人流疏导,避免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流密度检测方法,所述人流密度检测方法应用于人流密度检测设备,所述人流密度检测设备与PIS系统及 OCC-TPA平台网络通讯连接,所述人流密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PIS系统接收TCMS系统上报的列车运行信号,从所述列车运行信号中获取列车到站触发信号,并传递给所述人流密度检测设备,所述列车到站触发信号包括:车门开关、速度信号、预报站/到站触发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人流密度检测设备接收所述PIS系统发送的列车到站触发信号,根据所述列车到站触发信号进行列车内或车站人流密度情况分析,得到分析结果等级,将分析结果等级发送至所述OCC-TPA平台;
所述OCC-TPA平台基于接收到的各分析结果等级,汇总各个车辆的人流密度数据以及车辆运行信息,为其他使用平台提供调用接口。
其中,所述人流密度检测设备与PIS系统之间的通信接口包括:485、CAN 和以太网接口。
其中,所述人流密度检测设备根据所述列车到站触发信号进行列车内或车站人流密度情况分析,得到分析结果等级,将分析结果等级发送至所述 OCC-TPA平台的步骤包括:
所述人流密度检测设备判断所述列车到站触发信号的类型;
若所述列车到站触发信号为车门开关信号,则触发车门检测逻辑,判断是否触发开门;
若触发开门,则返回执行步骤:人流密度检测设备判断所述列车到站触发信号的类型;
若未触发开门,则判断是否触发关门;
若触发关门,则启动定时器进行关门检测和人流密度情况分析,得到检测结果等级,其中检测次数至少为1次;
将检测结果等级发送至所述OCC-TPA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北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北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3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识图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视频提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