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搜救定位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50517.5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李丽颖;韩龙 |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点 搜救 用户终端 定位装置 定位方法及系统 时间提前量 上行数据 三维位置坐标 距离计算 搜索目标 驻留信号 驻留 扫描 救援 | ||
1.一种搜救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目标受灾区域进行全区扫描,搜索所述目标受灾区域内在当前搜救定位装置注册和/或驻留的用户终端;
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并获取各个定位点的坐标值以及当前搜救定位装置在相应定位点时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时间提前量,其中,当前搜救定位装置在各个定位点均可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注册和/或驻留信号;
根据各个定位点的上行数据时间提前量分别计算相应定位点到所述用户终端的距离;
根据各个定位点的坐标值以及相应定位点到所述用户终端的距离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坐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包括:采用至少三台微基站进行测量,以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
所述至少三台微基站分别搭载于不同无人机系统,当前搜救定位装置包括所述至少三台微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包括:
采用一台微基站分别在至少三个位置进行测量,以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
该微基站搭载于无人机系统,当前搜救定位装置包括该微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目标受灾区域进行全区扫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受灾区域周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信回传链路;
相应的,在根据各个定位点的坐标值以及相应定位点到所述用户终端的距离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坐标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回传链路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坐标值进行上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搜索所述目标受灾区域内在当前搜救定位装置注册和/或驻留的用户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确认相应用户终端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回传链路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进行上报。
6.一种搜救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搜救定位装置,用于对目标受灾区域进行全区扫描,搜索所述目标受灾区域内在当前搜救定位装置注册和/或驻留的用户终端;
所述搜救定位装置,还用于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并获取各个定位点的坐标值以及当前搜救定位装置在相应定位点时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时间提前量,其中,当前搜救定位装置在各个定位点均可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注册和/或驻留信号;
定位处理装置,用于根据各个定位点的上行数据时间提前量分别计算相应定位点到所述用户终端的距离;以及,根据各个定位点的坐标值以及相应定位点到所述用户终端的距离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坐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三台微基站,所述至少三台微基站分别搭载于不同无人机系统;
所述搜救定位装置,具体用于采用至少三台微基站进行测量,以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定位装置包括一台微基站,该微基站搭载于无人机系统;
所述搜救定位装置,具体用于采用一台微基站分别在至少三个位置进行测量,以确定至少三个定位点。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定位装置,还用于在对目标受灾区域进行全区扫描之前,根据所述目标受灾区域周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信回传链路;
相应的,所述定位处理装置,还用于在根据各个定位点的坐标值以及相应定位点到所述用户终端的距离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坐标值之后,通过所述通信回传链路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坐标值进行上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处理装置,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在搜救定位装置搜索所述目标受灾区域内在当前搜救定位装置注册和/或驻留的用户终端之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确认相应用户终端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回传链路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进行上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05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