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幽香黄芽茶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7479.8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鈇;陈禧;黄鐦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春鈇;陈禧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蒋秀清;李春芳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雅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花 杀青 摊放 茶叶 微波加热装置 生产和加工 茶叶生产 扁形茶 炒茶机 凋萎 烘焙 理条 压扁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幽香黄芽茶叶的生产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黄芽茶的工艺包括多次复炒,复包后还需要进行理条、压扁等。工序较为复杂,导致黄芽茶的生产时间长,需要较多的人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凋萎、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加花、第一次摊放、四炒、第二次摊放和烘焙,所述杀青和复炒步骤在扁形茶炒茶机中进行,所述三炒加花和四炒步骤在微波加热装置中进行。本发明适用于黄芽茶的生产和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幽香黄芽茶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芽茶属于黄茶的一种,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黄芽茶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杀青、包黄、复炒、堆放和烘培。
现有技术中,黄芽茶的工艺包括多次复炒,复包后还需要进行理条、压扁。工序较为复杂,耗费时间,导致黄芽茶的生产需要较多的人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黄芽茶的工艺包括多次复炒,复包后还需要进行理条、压扁。工序较为复杂,耗费时间,导致黄芽茶的生产需要较多的人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幽香黄芽茶叶的生产方法,其目的在于:在杀青和复炒中就完成芽叶理直、压扁工序,省时省工,又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提高产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幽香黄芽茶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凋萎、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加花、第一次摊放、四炒、第二次摊放和烘焙,所述杀青和复炒步骤在扁形茶炒茶机中进行,所述三炒加花和四炒步骤在微波加热装置中进行。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利用全自动扁形茶炒茶机,在杀青和复炒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完成芽叶理直和压扁工序,然后通过包黄处理即可达到黄芽的基本特征:外形扁直均匀、色泽微黄、芽毫显露并达到一定的干度。上述过程与传统的黄芽茶叶的加工工序不同。这样在后续的加工工序中,无需再对茶叶进行揉捻、理条等定形的工序,既省时又省工,又可大批量生产,提高产量。此外,三炒加花和四炒采用微波加热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工艺的效率,提高产量。
优选的,杀青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将茶叶投入扁形茶炒茶机中,控制温度按照230℃、120℃和80℃的顺序逐步程序控温,加压6个,炒茶至茶叶含水率降为质量比40-50%时出锅。
优选的,初包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将经过杀青的茶叶用草纸或白布包好,使包好后的茶叶的初始温度为55-35℃,静置,静置过程中开包搅拌至少一次。
优选的,复炒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将经过初包的茶叶投入扁形茶炒茶机中,控制温度为70-80℃,加压6个,炒茶至含水率降为低于质量比低于40-50%时出锅。
优选的,复包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将经过复炒的茶叶用草纸或白布包好,使包好后的茶叶的初始温度为60-50℃,静置,静置过程中开包搅拌至少一次。
优选的,三炒加花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向经过复包的茶叶中加入花,搅拌均匀,利用微波加热装置加热。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加入兰花、黄果兰花等并利用微波加热使茶叶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茶叶能够充分吸收花的香气。
优选的,第一次摊放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将经过三炒加花的茶叶趁热摊放在细篾簸箕上,摊放厚度为5-7厘米,茶叶表面该上草纸保温,静置。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在堆积摊放过程中,茶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能够达到茶吸花香入骨,叶黄茶香的目的。
优选的,四炒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利用微波加热装置对经过第一次摊放的茶叶进行加热,四炒步骤中微波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高于三炒加花步骤中微波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春鈇;陈禧,未经黄春鈇;陈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7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乌龙茶口感的方法及制得的乌龙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茶叶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