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位同步低相噪锁相频率合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9551.2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锋;方立军;马骏;柳勇;吉宗海;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L7/085 | 分类号: | H03L7/085;H03L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端 锁相模块 相位同步 鉴相 主锁 输出信号相位 锁相频率合成 输出端连接 功分器 主环路滤波器 环路滤波器 固定关系 频率输出 输出信号 参考 合路端 晶振 小步 主环 修正 反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位同步低相噪锁相频率合成装置,晶振的输出端连接辅锁相模块的参考鉴相端,所述辅环路滤波器分别连接辅锁相模块的输出端和VCXO的压控端,所述主锁相模块的参考鉴相端连接VCXO的输出端,所述主环路滤波器分别连接主锁相模块的输出端和VCO的压控端,VCO的的输出端连接在功分器的合路端,所述功分器输出端分别连接辅锁相模块和主锁相模块的反馈鉴相端。利用主环得到低相噪和小步进密跳频率输出,同时利用辅环对输出信号相位进行控制修正,实现输出信号相位与参考信号严格同步,即任意状态下,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保持严格的固定关系,实现任意状态下相位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位同步和锁相频率合成技术,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相位同步低相噪锁相频率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频率合成方式中,锁相频率合成由于其设计灵活、频率多变、电路简洁、相噪较优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在锁相频率合成电路设计中,鉴相频率是一个关键参数。低相噪设计中希望鉴相频率高,频率密跳变时希望鉴相频率低。为兼顾这两方面的需求,出现了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器。
而现有的小数锁相频率合成技术,鉴相频率高、等效反馈分频比小,具有低相噪、密跳频,但任意开机状态下,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相位不严格同步,存在随机相差;而现有的整数锁相频率合成技术,具有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相位不同步,但密跳频时,鉴相频率低、等效反馈分频比大,相位噪声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同时满足低相噪、密跳频以及多路信号相位同步,提供了一种相位同步低相噪锁相频率合成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晶振、主回馈环路和辅回馈环路,所述辅回馈环路包括辅锁相模块、辅环路滤波器、压控晶振VCXO,所述主回馈环路包括主锁相模块、主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VCO和功分器,所述晶振的输出端连接辅锁相模块的参考鉴相端,所述辅环路滤波器分别连接辅锁相模块的输出端和VCXO的压控端,所述主锁相模块的参考鉴相端连接VCXO的输出端,所述主环路滤波器分别连接主锁相模块的输出端和VCO的压控端,VCO的的输出端连接在功分器的合路端,所述功分器输出端分别连接辅锁相模块和主锁相模块的反馈鉴相端。
所述主锁相模块包括主鉴相器和小数分频器,所述辅锁相模块包括辅鉴相器和整数分频器,所述晶振的输出端连接辅鉴相器的输入端,所述辅鉴相器、辅环路滤波器、VCXO依次连接,所述VCXO的输出端连接主鉴相器的输入端,所述主鉴相器、主环路滤波器、VCO和功分器依次连接,所述功分器输出端分别连接小数分频器和整数分频器的输入端,所述小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主鉴相器,所述整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辅鉴相器。
所述主鉴相器的参考鉴相端和反馈鉴相端的信号同相,所述辅鉴相器的参考鉴相端和反馈鉴相端的信号同相。
所述辅鉴相器的反馈鉴相端与整个合成装置的输出为整数倍频。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频率合成技术同时满足低相噪、密跳频、信号相位同步3个条件。本发明使用双环路实现,利用主环得到低相噪和小步进密跳频率输出,同时利用辅环对输出信号相位进行控制修正,实现输出信号相位与参考信号严格同步,即任意状态下,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保持严格的固定关系,实现任意状态下相位同步。VCXO频率高于晶振频率。主环为小数分频,可以做到密跳频,使用较高参考频率有利于低相噪。输出信号相位受辅环整数分频锁相限制,实现相位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9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