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巴克豪森效应的磁浮轨道磁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4345.2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杰伟;龙志强;周晓明;梁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浮轨道 封装模具 探头 磁化 巴克豪森信号 磁特性检测 内凹槽 交变 励磁 封装 数字信号处理器 夹持装置 缺陷分析 缺陷检测 行进过程 检测 列车 安置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巴克豪森效应的磁浮轨道磁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该设备包括:封装模具以及用于将所述封装模具安置于F型待测磁浮轨道的内凹槽下方的夹持装置;预先封装在所述封装模具内,并用于将待测磁浮轨道交变磁化的励磁探头;预先封装在所述封装模具内,并用于当所述待测磁浮轨道被交变磁化,产生相应的巴克豪森信号的检测探头;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巴克豪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以便利用所述信号强度对所述待测磁浮轨道进行缺陷分析。本发明可以提高磁浮轨道的缺陷检测精度,并且由于励磁探头和检测探头预先放置在位于F型待测磁浮轨道的内凹槽下方的封装模具中,从而可避免列车在行进过程中与封装模具发生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交通系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巴克豪森效应的磁浮轨道磁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是通过控制悬浮电磁铁的励磁电流控制悬浮电磁力的大小,从而实现一定间隙值下的车辆稳定悬浮。
随着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磁浮轨道的安装检测、运行维护检测日益紧迫。间隙值的准确、快速获取,是磁悬浮列车实现稳定悬浮的首要条件。然而,磁浮轨道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磁浮轨道磁极面的磁特性不均匀,导致磁浮轨道出现缺陷的情况,磁悬浮列车采用悬浮间隙传感器实现悬浮电磁铁到磁浮轨道磁极面之间间隙值的非接触测量,而被测磁浮轨道的缺陷情况是影响悬浮间隙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磁浮轨道的缺陷检测方法主要有涡流检测法、液体渗透法、磁粉检测法、射线检测法和超声波检测法等。涡流检测法、磁粉检测法只能检测材料表面附近的缺陷,检测深度浅;液体渗透法只能检测材料表面的开口缺陷;射线检测法精度低、成本高、对人体存在危险;超声波检测法对待测材料表面要求严格、对较薄材料的检测精度低、检测步骤复杂。综上,可以看出上述现有技术在对磁浮轨道进行缺陷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缺陷检测结果精确度不高。
因此,如何提高磁悬浮列车轨道磁特性检测的精确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巴克豪森效应的磁浮轨道磁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使磁浮轨道缺陷检测结果的精度提高。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巴克豪森效应的磁浮轨道磁特性检测装置,包括:
封装模具以及用于将所述封装模具安置于F型待测磁浮轨道的内凹槽下方的夹持装置;
预先封装在所述封装模具内,并用于将所述待测磁浮轨道交变磁化的励磁探头;
预先封装在所述封装模具内,并用于当所述待测磁浮轨道被交变磁化时,产生相应的巴克豪森信号的检测探头;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检测探头发送的所述巴克豪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以便利用所述信号强度对所述待测磁浮轨道进行缺陷分析。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
显示装置,用于对与所述信号强度对应的检测波形和/或数值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励磁探头包括:
励磁电流发生装置,用于利用激励信号产生相对应的励磁电流,以便在所述励磁探头两端产生相应的交变磁场。
优选的,所述励磁信号为低频三角波信号或低频正弦波信号。
优选的,所述检测探头包括霍尔传感器或巨磁阻传感器或绕制的检测线圈。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
移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信号强度,以便将保存的所述信号强度传输至预设的离线分析设备进行离线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4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