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PS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1386.8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蒋志刚;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凹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4 | 分类号: | C04B35/44;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ps 烧结 制备 yag 透明 陶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PS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该方法是先经过煅烧、配料、球磨、干燥、过筛等步骤得到粉体,然后将粉体填充到模具中,然后置于SPS烧结炉内进行SPS烧结,通过控制烧结阶段的升温速率、升压温度、升压速率等参数,获得光学质量好、强度高的YAG透明陶瓷。本发明在SPS烧结时精确控制升压温度与升压速率,可有效抑制在烧结阶段YAG陶瓷晶粒的异常生长,从而有效排除陶瓷内部的残余气孔,不需要添加任何烧结助剂,且烧结时间短,烧结温度低,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PS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
背景技术
YAG透明陶瓷具有强度大、耐腐蚀性强、高温蠕变小的特点,且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均有良好的透过性,这些性质使其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基质材料,还可用于制作高温可见光和红外窗口。因此,制备高光学质量的YAG透明陶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YAG透明陶瓷的烧结过程中,真空烧结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是真空烧结温度很高,一般大于1700℃,而且需要的保温时间很长,往往需要8h以上,有时甚至需要40~50h左右。此外,通过真空烧结制备的陶瓷往往晶粒尺寸较大,有10~50μm左右,机械性能较差,抗热振性不佳,很难满足目前的商业需求。
而SPS烧结(又称放电等离子烧结)作为一种新型的陶瓷烧结方式,具有升温速度快、效率高、时间短、节能环保等特点,而且制备的陶瓷晶粒尺寸小,只有20~200nm,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但是,在SPS烧结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由于SPS烧结速度很快,致密化速率很高,因此很难对陶瓷的晶粒生长速度与气孔的排除速度进行精确的调控。当升压的温度设置不合理时,颗粒连接处会产生高强度压力,使得颗粒间紧密相连,从而导致晶粒尺寸异常生长,导致闭合气孔的增加,使得陶瓷的光学质量较差。而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为在前期配料过程中加入烧结助剂(MgO、TEOS等)来调控陶瓷的致密化过程,但是使用烧结助剂后往往会使陶瓷的晶粒发生异常生长,导致烧结后的陶瓷晶粒尺寸不均匀,同时也伴随着力学性能与导热性能下降等问题,很难满足商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PS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无需添加烧结助剂,烧结后YAG陶瓷尺寸均匀,且透过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SPS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
首先,分别对氧化钇与氧化铝粉体进行煅烧处理,再经过配料、球磨、干燥、过筛等工艺获得混合均匀的氧化钇与氧化铝粉体,再将粉体填充到SPS烧结炉的模具中,设置好压力、温度、升压速率、升温速率等参数后,对模具中的素坯进行SPS烧结。然后,通过退火工艺去除YAG陶瓷在SPS烧结中产生的氧空位,最后经过研磨抛光处理,得到光学质量优异的YAG透明陶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煅烧:分别对氧化钇与氧化铝粉体进行煅烧处理,去除粉体中的水分与杂质;
2)球磨:将煅烧后的氧化钇与氧化铝粉体倒入球磨罐中,其中,保证钇离子与铝离子的摩尔比为3:5,再向球磨罐中加入酒精与磨球,进行球磨;
3)干燥、过筛:将球磨后的浆料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后的粉体进行过筛处理;
4)烧结:将过筛后的粉体倒入模具中,然后置于SPS烧结炉内进行SPS烧结,烧结压力升到P1后保持不变,烧结压力P1为15~25MPa。当烧结温度达到T1时,烧结压力从P1升到P2,烧结温度T1为1250~1280℃,烧结压力P2为85~90MPa。当烧结温度达到T2时停止升温,烧结压力保持为P2不变,烧结温度T2为1300~1330℃,T2保温时间为2~4h,其中,全程升温速率为100~125℃/min,升压速率为60~80MPa/min;
5)退火:将烧结好的陶瓷置于马弗炉内,在空气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凹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凹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