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车位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0823.6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洪科;刘秋;余忠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创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8 | 代理人: | 刘创先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车位锁 控制 方法 | ||
1.智能车位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WiFi信号发射步骤:WiFi模块向车位周围发射WiFi信号;
S2:信号接收步骤:手机与WiFi模块建立信号连接并接收WiFi信号;
S3:信号反馈步骤:手机向WiFi模块发射反馈信号;
S4:识别步骤:WiFi模块接收并识别反馈信号得到识别信号;
S5:第一处理步骤:WiFi模块将识别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接收识别信号并进行处理,处理模块发送第一执行信号;
S6:第一执行步骤:电机接收到第一执行信号后启动,电机转动并带动摇臂摆动;
S7:压力感应步骤:压力感应模块感应到车辆已停入车位,并发送感应信号;
S8:第二处理步骤:处理模块接收感应信号并进行处理,处理模块发送第二执行信号;
S9:第二执行步骤:电动伸缩杆接收到第二执行信号,并启动,电动伸缩杆与摇臂垂直,电动伸缩杆伸出,并锁死摇臂;
车辆进入停车位,车辆后轮撞在倒车垫上,车主停止倒车,此时车辆后轮压住碾压板,碾压板向下运动,从而第一活塞向下运动,液压缸内的液压被压缩,则第二活塞向左运动,推杆伸出,即车位锁被锁死;
车辆离开车位,同理,通过复位弹簧组,碾压板向上运动,第一活塞向上运动,第二活塞向右运动,推杆向右运动,即车位锁没被锁死;
S10:安全措施步骤:正极板和负极板平行,摇臂包括上半部分、扭簧和下半部分;扭簧一端固接上半部分,另一端固接下半部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设置于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蓄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正极板、负极板连接语音模块的阳极,语音模块的阴极连接蓄电池组的负极,扭簧弯曲时语音模块连通;
当天气气温非常高时,第二活塞推动推杆伸出,第二活塞压缩第三弹簧,此时,车位锁未开启;车主通过连接WiFi,车位锁开启,电机旋转,并带动摇臂旋转;摇臂挤压推杆,摇臂挤压推杆上的弹性气囊,弹性气囊被压缩,通过软管,空腔内压强增大,顶块斜向上滑动,顶块推动轴承,轴承带动梯形块向右运动,则梯形块与凹块的摩擦力减小,电机带动凹块旋转,而因为摩擦力减小,凹块不会带动梯形块旋转,即梯形块与凹块类似于“半离合状态”,从而保证电机正常旋转;
与此同时,推杆与摇臂之间的挤压力自然而然减小,弹性气囊逐渐复位,而顶块通过第二弹簧也逐渐复位;摇臂挤压推杆时,挤压力使得弹性气囊上的压力传感器达到了设定的数值,压力传感器发送信号给PLC处理器,PLC处理器发送信号给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限位块向下运动,即限位块不再对第三活塞限位,第三弹簧复位,推动第二活塞向右运动,第三活塞向右运动,推杆复位;
摇臂旋转至水平,摇臂碰触开关,电机停止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位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和S4之间设置了指纹识别步骤和第三处理步骤,
指纹识别步骤:摇臂上设有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正确指纹,并发送指纹识别信号;
第三处理步骤:处理模块接收指纹识别信号并进行处理,处理模块发送第一执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位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手机接收到WiFi信号并输入WiFi密码,手机连接WiFi并发射反馈信号;处理模块对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并储存手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车位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WiFi密码重置步骤:手机发送修改密码信号,处理模块接收修改密码信号并处理,处理完成后,处理模块发送密码重置信号,手机接收到密码重置信号,并在手机上输入原密码、新密码和确认新密码,输入完成后,手机发送已完成信号,处理模块对已完成信号进行处理,并进行WiFi密码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位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量转化步骤:能量转化模块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至各个用电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车位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摇臂外表面覆盖有防水胶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云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08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