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复合管热膨胀系数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0704.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4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伟;陆国强;武书河;黄咸伟;高莉;冯金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G06F30/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复合管 热膨胀 系数 预测 方法 | ||
1.一种热塑性复合管热膨胀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塑性复合管包括热塑性树脂内衬层、纤维增强层及热塑性树脂外层,所述复合管增强层中纤维体积含量为0.5-100%;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增强层纤维带缠绕方向的热膨胀系数:
其中:α1为增强层纤维带缠绕方向的热膨胀系数,αf为增强层纤维的热膨胀系数,Ef为增强层纤维的拉伸弹性模量,vf为增强层纤维的体积分数;αm为增强层树脂的热膨胀系数,Em为增强层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vm为增强层树脂的体积分数;
步骤2):由上式(1)确定增强层与纤维带缠绕垂直的方向热膨胀系数:
α2=vf(1+μf)αf+vm(1+μm)αm-(μfvf+μmvm)α1 (2)
其中:α2为增强层与纤维带缠绕垂直的方向热膨胀系数,μf为纤维的泊松比,μm为热塑性树脂的泊松比;
步骤3):由上式(1)、(2)确定复合管增强层和内外层的热应力:
增强层沿着纤维带缠绕方向单位温差热应力为:
增强层垂直纤维带缠绕方向单位温差热应力为:
其中v1为纤维带沿着纤维方向的泊松比,v2为纤维带垂直纤维方向的泊松比,E1为纤维带沿着纤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E2为纤维带垂直纤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
复合管增强层轴向热应力为:
Rx=R1m2+R2n2 (5)
复合管增强层横向热应力为:
Ry=R1n2+R2m2 (6)
其中m=cosθ,n=sinθ,θ为增强层缠绕方向角;
复合管内衬层的热应力为:
复合管外层的热应力为:
其中vn为复合管内衬层材料的泊松比,vw为复合管外层材料的泊松比,αn为复合管内衬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αw为复合管外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En为复合管内衬层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Ew为复合管外层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
步骤4):确定复合管增强层偏轴刚度矩阵及复合管内外层刚度矩阵:
复合管增强层偏轴刚度矩阵表达式为:
增强层偏轴刚度矩阵与正轴刚度矩阵关系为:
G12为复合管增强层层间剪切模量;
复合管内衬层刚度矩阵为:
复合管外层刚度矩阵为
步骤5):确定复合管轴向热膨胀系数:
其中:
Aij为复合管拉伸刚度矩阵;k为复合管内衬层、增强层各单层及外层;
Nx为复合管轴向热应力,Ny为复合管横向热应力,
tk为第k层厚度,包括复合层各单层以及内衬层和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复合管热膨胀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层中纤维带采用的增强材料为连续玻璃纤维、连续碳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连续钢纤维或连续聚酯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复合管热膨胀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增强层、内衬层及外层所用的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或聚偏二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07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管的防腐方法
- 下一篇:PE或PP增强复合聚氯乙烯缠绕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