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做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9829.1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封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海涛 |
主分类号: | F01B1/01 | 分类号: | F01B1/01;F01B11/00;F03C1/013;F03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气缸缸体 进气口阀门 进水口阀门 做功装置 气缸 动力输出装置 出气口阀门 出水口阀门 动力系统 发电装置 高压气体 回弹装置 进气管道 进水管道 末端连接 做功系统 传动杆 压缩机 消耗量 体内 节能 发动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动或压缩机的动力系统,具体为一种新型做功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缸体内安装活塞,气缸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口阀门和出气口阀门位于活塞的一侧,在位于活塞另一侧的气缸缸体上设置进水口阀门、出水口阀门;进气口阀门连接进气管道,进水口阀门连接进水管道。活塞传动杆位于气缸缸体外的末端连接一个回弹装置。减少了高压气体的消耗量,使得做功系统更加节能,可作为动力输出装置,或者用于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动或压缩机的动力系统,具体为一种新型做功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或发电机作为动力输出装置,应用广泛。现有的发动机结构,其效率已经遇到瓶颈,无法实现较大的提高,做功的同时,损耗了大部分能量。比如汽油发动机,采用燃烧释放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消耗燃油,同时损耗大量热量,效率极低。现在的热力发电系统,比如现有的发电厂,多采用高压蒸汽驱动蒸汽发动机进行驱动发电,而其蒸汽发动机需要持续不断的灌入高压蒸汽才能输出做功,需要消耗大量的高压蒸汽,热能转换率低,使用成本高,不节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发动机、发电机效率低,使用成本高,消耗能源大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做功装置,替代现有的各类发动机或发电机动力装置,可减少高压气体消耗量,提供做功效率,节约能源成本。
一种新型做功装置,一种新型做功装置,包括气缸 ,气缸 缸体内安装活塞 ,气缸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口阀门和出气口阀门位于活塞的一侧,在位于活塞另一侧的气缸缸体上设置进水口阀门、出水口阀门;进气口阀门连接进气管道,进水口阀门连接进水管道。
活塞传动杆位于气缸缸体外的末端连接一个回弹装置。
所述回弹装置为重物,或者回弹装置为一端位置固定的弹簧,或者回弹装置为内装有气体气罐,气罐位置固定,活塞传动杆末端与气罐内壁间隙配合。
气缸上设置进、出气口,进、出水口,并安装阀门控制开关。高压气体进入气缸内,推动气缸内活塞移动,活塞移动压迫活塞一侧的液体喷出做功。高压气体进入气缸后喷出做功。
关闭出水口阀门,关闭进气口阀门,打开出气口阀门, 打开进水口阀门,活塞由于回弹装置的推移,向下移动。水由于活塞左移吸入气缸内。
当活塞完全下移,气缸内装满水时,关闭进水阀门,关闭出气口阀门,打开进气口阀门,打开出水口阀门,从进气口进入的高压气体灌入气缸内,对抗回弹装置的弹性势能,推动活塞上移,水受到活塞底部的高压气体的压力,喷出气缸外做功。
当活塞完全上移,活塞顶部的水被压出做功后,关闭进气口阀门,关闭出水口阀门,打开进水口阀门,打开出气口阀门,活塞底部的气缸内装有高压气体,从出气口喷出做功。当气缸内气体喷出后,活塞受到回弹装置的作用,活塞下移,进一步将活塞底部的气体压出,同时,水流入活塞顶部的气缸,为下一次喷水做准备。
一种新型做功装置,充分利用高压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在缸内移动做功,同时加入低压流体辅助做功,其意义是减少了高压气体的消耗量,使得做功系统更加节能。可作为动力输出装置,或者用于发电装置。因此,可根据需要进行结构上的设计,用于发电,如热电厂,车,轮船,飞机,机器人,除草机等一切需要动力或者电力的系统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做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做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做功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海涛,未经封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方法
- 下一篇:具备降噪隔热特性的涡轮增压器转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