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3204.0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启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外壳 电池 电池模组 模组外壳 裸电芯 极耳 收容 电化学腐蚀 电池串联 电池领域 电池收纳 模组结构 低成本 电极柱 极耳胶 内腔中 轻量化 正负极 并联 两组 漏液 内腔 成型 封装 复合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用于电池领域,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收容于电池外壳内的裸电芯、将裸电芯的正负极引出电池外壳的极耳,所述电池外壳采用PP材质成型,所述极耳不复合极耳胶,电池外壳直接与极耳封装,将裸电芯收容于电池外壳内。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以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外壳具有封闭的内腔,所述电池收纳于所述内腔中,当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时,各电池串联或并联后与模组外壳上的电极柱连接。本发明能够防止电化学腐蚀、增加电池厚度、减少模组结构、减少漏液,实现轻量化、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采用铝塑膜封装的软包外壳是动力电池常用的一种外壳形式之一,铝塑膜外壳以下一些优点:
1.铝塑膜可以做的很薄,可冲压拉伸,相对另外两种外壳形式钢圆柱壳与铝方壳,具备质量轻、形状多变;
2.铝塑膜的铝层有金属的高致密性,相比塑料壳,能有效隔绝水汽,给对水汽敏感的锂电池活性物质一个稳定阻隔水汽的环境。
但同时,铝塑膜外壳的软包电池也有明显的缺点:
1.由于铝塑膜内层的CPP层很薄,电池中的电解液容易与铝层接触,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铝层腐蚀溶解,从而导致外壳封装失效。
2.因铝层很薄,拉伸能力有限,导致电池的厚度不能做大,电池的厚度方向散热面积不够,只能从大面散热。而动力电池在组成模组时大面在模组的中部,热量无法直接从模组中散出,必须配有导热板与电池大面接触,然后再把热量从模组外壳导出,从而增加了重量,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
3.因铝塑膜中CPP层很薄,CPP在热封时不能与电池的极耳直接接触,所以铝塑膜壳电池的极耳都带有一层极耳胶,用来与铝塑膜热封,从而增加了封装结构的复杂性,多层金属与塑料层复合,大大降低了可靠性,经常出现复合层间漏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化学腐蚀、增加电池厚度、减少模组结构、减少漏液的电池及电池模组,实现轻量化、低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收容于电池外壳内的裸电芯、将裸电芯的正负极引出电池外壳的极耳,所述电池外壳采用PP材质成型,所述极耳不复合极耳胶,电池外壳直接与极耳封装,将裸电芯收容于电池外壳内。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电池外壳采用PP材质膜成型,电池外壳的厚度为0.1~0.6mm。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电池外壳采用PP材质膜对折后分别在顶部和两侧边进行封装,形成包括第一侧封边、第二侧封边和顶封边的三面封装结构,并将裸电芯收容包裹,裸电芯的极耳分别由第一侧封边、第二侧封边引出并与电池外壳直接封装。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以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外壳具有封闭的内腔,所述电池收纳于所述内腔中,当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时,各电池串联或并联后与模组外壳上的电极柱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模组外壳为金属外壳,模组外壳包括四边围框结构、底板以及盖板,四边围框结构、底板以及盖板通过焊接密封形成所述内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四边围框结构采用铸铝或挤铝一次成型。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当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时,多个电池以电池底部对齐的方式,底板内侧接触电池底部与底板之间填充导热胶。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四边围框结构、底板以及盖板的内壁上设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厚度为0.2-1mm。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模组外壳内壁与极耳连接位置以及电池顶部与顶盖之间采用导热材料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3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