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翘苷元甲醇合物、晶型A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9334.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民;程金来;梁红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翘 甲醇 晶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翘苷元甲醇合物、晶型A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翘苷元甲醇合物的晶型A,其辐射源为Cu‑Kα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以下2θ角所示的X射线衍射峰:5.66°±0.2°、16.97°±0.2°、17.52°±0.2°和44.18°±0.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安全简便,且所制得的连翘苷元甲醇合物或者晶型A溶出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适合药物开发,市场化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翘苷元甲醇合物及其结晶形式,并具体公开了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连翘,又名旱莲子(《药性论》)、大翘子(《新修本草》),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e (Thunb.Vahl)的干燥果实。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痈疽、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湿病初起、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连翘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是苯乙醇及其苷、C6-C2天然醇、木脂素,此外还有黄酮、五环三萜、生物碱等。
连翘苷元(phillygenin)为从木犀科植物连翘中提取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单体。1977年,Nishibe Sansei等人分离得到phillyrin连翘苷,phillygenin连翘苷元,(+)-pinoresinol右旋松脂酚(NISHIBEI S,CHIBA M,HISADA S.Studies on the ChineseCrude Drug“Forsythiae Fructus”I.Constituents of Forsythiae Fruits on theMarket[J]。Yakugaku Zassh,i 1977,97(10):1134-1137.)。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苷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病毒、抗氧化、降低血脂、清除自由基、抑菌、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但是,连翘苷元水溶性很差,口服吸收差,大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此外,连翘苷元分子不稳定,易被氧化,长时间放置纯度会逐渐降低,不利于药物的开发。
物质在结晶时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分子内或分子间键合方式发生改变,致使分子或原子在晶格空间排列不同,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虽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只有一种晶型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但由于从亚稳态转变为稳态的过程通常非常缓慢,因此许多结晶药物都存在多晶现象。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在外观、溶解度、熔点、溶出度、生物有效性等方面可能会有显著不同,从而影响了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疗效。药物多晶型现象是影响药品质量与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药物的晶型属于何种晶系、何种点阵结构和药物分子结构有关,同时亦与制备时结晶过程所用溶剂种类、溶液浓度、结晶析出时冷却、蒸发速度、干燥方法等均有关系。
目前尚未检索到有关连翘苷元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连翘苷元溶出差、稳定性差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连翘苷元甲醇合物、晶型A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安全简便,开拓了一种连翘苷元研究开发的全新途径,并且所制得的连翘苷元甲醇合物溶出度高,易于解离得到连翘苷元,适合药物开发,市场化前景良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连翘苷元甲醇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连翘苷元甲醇合物的晶型A,其辐射源为Cu-Kα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以下2θ角所示的X射线衍射峰:5.66°±0.2°、16.97°±0.2°、17.52°±0.2°和44.18°±0.2°。
优选地,所述连翘苷元甲醇合物的晶型A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包括以下2θ角所示的X射线衍射峰:16.48°±0.2°、18.20°±0.2°、22.67°±0.2°、23.11°±0.2°和23.2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9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