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及其铸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86945.6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蔡桓;张军;张石安;陈泽民;郭海生;卢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力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B22D18/06;B05D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515821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外壳 二氧化锆晶体 新能源汽车 铸造工艺 氮化硅 锆石英 高温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硫铁矿烧渣 耐高温特性 石英砂颗粒 碳化硼粉末 高岭土 二硫化铁 抗氧化性 耐腐蚀性 喷涂工艺 碳化硼粉 再生钢 增碳剂 重量份 生铁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及其铸造工艺,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得:生铁70~100份、再生钢3~5份、石英砂颗粒6~9份、二硫化铁4~6份、硫铁矿烧渣1~3份、二氧化锆晶体0.5~2.5份、锆石英1.5~3.5份、高岭土1.5~2.5份、增碳剂4~6份、碳化硼粉末0.5~2份、氮化硅3~7份,本发明中由于二氧化锆晶体和锆石英具备良好的硬度,增加了电机外壳的强度,使得电机外壳更加耐用;碳化硼粉和氮化硅,具备密度低、强度大、高温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提高了电机外壳的耐高温特性;喷涂工艺的设置,有效的增强了电机外壳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使得电机外壳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延长了其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外壳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及其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内部靠电机驱动,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需要在电机上安装一个电机外壳,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是现在的电机外壳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电机外壳本身的强度和耐高温特性都是较低的,容易发生断裂,并且电机外壳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会造成电机外壳锈蚀,大大降低了电机的使用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及其铸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及其铸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得:生铁70~100份、再生钢3~5份、石英砂颗粒6~9份、二硫化铁4~6份、硫铁矿烧渣1~3份、二氧化锆晶体0.5~2.5份、锆石英1.5~3.5份、高岭土1.5~2.5份、增碳剂4~6份、碳化硼粉末0.5~2份、氮化硅3~7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得:生铁70份、再生钢3份、石英砂颗粒6份、二硫化铁4份、硫铁矿烧渣1份、二氧化锆晶体0.5份、锆石英1.5份、高岭土1.5份、增碳剂4份、碳化硼粉末0.5份、氮化硅3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得:生铁80份、再生钢4份、石英砂颗粒7份、二硫化铁5份、硫铁矿烧渣2份、二氧化锆晶体1.5份、锆石英2.5份、高岭土2份、增碳剂5份、碳化硼粉末1份、氮化硅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得:生铁100份、再生钢5份、石英砂颗粒9份、二硫化铁6份、硫铁矿烧渣3份、二氧化锆晶体2.5份、锆石英3.5份、高岭土2.5份、增碳剂6份、碳化硼粉末2份、氮化硅7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氧化锆晶体是锆的主要氧化物,通常状况下为白色无臭无味晶体,难溶于水、盐酸和稀硫酸,所述锆石英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它是提炼金属锆的主要矿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碳化硼粉末别名黑钻石,分子式为B4C,通常为灰黑色微粉,具备密度低、强度大、高温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步骤一、熔炼:工作人员按照配方比例采取上述原料,将其全部投入熔炼炉内部进行熔炼,熔炼之后的铁水流入浇筑模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力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力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