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体振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7580.0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良春;渡邉彻也;岩田浩一;吉田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H3/02 | 分类号: | H03H3/02;H03H9/05;H03H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涉谷区笹塚1-***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部 厚壁部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晶体振子 短边 长方形状 晶体阻抗 平面形状 台面构造 晶体片 长边 切割 制造 观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振子及其制造方法,可使晶体阻抗改善的具有新型的台面构造。晶体振子包含AT切割晶体片(10)。所述晶体片中,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状,并且使一部分为厚壁部。所述晶体片中,当观察在其短边的中央附近沿长边方向切割的截面时,从一个短边侧起,依次具备第一端部(10a)、第一凹部(10b)、厚壁部(10e)、第二凹部(10c)及第二端部(10d)。第一凹部是从厚壁部以规定角度(θa)下降至第一端部侧然后上升而与第一端部连接的凹部。第二凹部是从厚壁部以规定角度(θb)下降至第二端部侧然后上升而与第二端部连接的凹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AT切割晶体片的晶体振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AT切割晶体振子的小型化发展,在利用机械式加工的制造方法中,晶体振子用的晶体片的制造变得困难。因此,已开发出利用光刻(photolithography)技术及湿式蚀刻(wet etching)技术来制造的AT切割晶体片。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通过所述技术而制造的AT切割晶体片的晶体振子。具体来说,在专利文献1的段落0053及图6中,公开了一种与晶体的X轴交叉的侧面(X面)之中,+X侧的侧面由六个面构成,-X侧的侧面由两个面构成,并且使所述晶体振子的一部分为厚壁部(台面(mesa)状)的晶体振子。据说根据所述晶体振子,可以实现晶体阻抗(crystal impedance,CI)值低,频率温度特性经改善的晶体振子(专利文献1的段落000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275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晶体振子是包括厚壁部、与所述厚壁部连接的倾斜部、及与所述倾斜部连接的薄壁部的台面构造的晶体振子。倾斜部有+X侧的倾斜部(专利文献1的图6(b)的结晶面133)及-X侧的倾斜部(所述图6(b)的倾斜面23)两个。
而且,+X侧的倾斜部的倾斜面与厚壁部的主面的法线所成的角度记载为约27°(专利文献1的段落57第4行~第5行)。因此,+X侧的倾斜部朝向薄壁部以约63°的角度倾斜。并且,-X侧的倾斜部的结晶面与厚壁部的主面的法线所成的角度记载为约55°(专利文献1的段落55第2行~第3行)。因此,-X侧的倾斜部朝向薄壁部以约35°的角度倾斜。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如专利文献1的图8所述,使用形成厚壁部的专用的耐蚀刻性掩模(mask)。
针对所述现有技术,期望出现厚壁部与薄壁部的连接部分的其它优选构造。并且,期望出现能够省略形成厚壁部的专用的耐蚀刻性掩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方面而完成的,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CI改善的具有新型台面构造的晶体振子及适合于其制造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晶体振子的发明,是如下的晶体振子,其包括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状并且一部分成为厚壁部的AT切割晶体片,所述晶体振子的特征在于:
所述晶体片中,当观察在其短边的中央附近沿长边方向切割的截面时,从一个短边侧起,依次具备第一端部、第一凹部、所述厚壁部、第二凹部及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凹部是从所述厚壁部以规定角度θa下降至第一端部侧然后上升而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凹部,
所述第二凹部是从所述厚壁部以规定角度θb下降至第二端部侧然后上升而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7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