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1763.1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松;叶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督 城市轨道 交通安全 办理 电话 闭塞 行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的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故障或停电的情况下,将车站示意图、列车运行、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的作业项目和《行车日志》用图表显示在电脑或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有关作业人员通过屏上显示的作业项目和状态逐项办理作业并加以点击确认;运用电脑或移动终端的显示和运算功能,将列车运行和各作业项目出现的逻辑顺序和状态显示在电脑或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辅助和提醒作业人员办理作业。本发明是通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来操作和监督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防止列车追尾、冲突、挤岔等事故,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设有大量的闭塞、联锁、列车控制等信号设备。列车在正常情况下运行时,可以由司机根据地面信号或有关车载设备的显示操控列车,也可由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根据信号设备提供的信息进行自动驾驶。但当地面信号设备大面积故障或停电的情况下,列车将无法获得信号设备提供的信息进行正常运行。此时,为了不中断行车,维持运营服务,必须通过人工控制的办法组织列车运行。
人工控制组织列车运行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车站行车值班员通过电话与邻站联系确保列车按照一定的空间间隔运行,防止同向列车追尾,对向列车冲突;二是确保列车运行中有关道岔位置正确并锁闭。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将车站间通过电话联系控制列车运行间隔和人工准备进路组织列车运行的方法称为“电话闭塞法”
电话闭塞法是一种完全依赖人的行车组织方法,对人的心理、技能、职业素养及企业管理水平要求都比较高。由于人的疏失往往很难避免,故相关行车事故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人才培养及管理难以跟上,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更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时发生事故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经常在地下运行,列车载客多则上千人,一旦发生事故,其性质后果往往十分严重。为了保证安全,避免发生事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建立了严格的电话闭塞“把关制度”。所谓把关制度,就是行车值班员在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时,由车站值班领导在一旁监督。目前,行车值班员办理作业和值班领导监督把关作业的工具和方法是通过勾划和填写电话闭塞程序控制表(行车日志)中作业项目进行的,即做一项在表格中勾划一项或填写一项的办法来操作和监督。部分企业在车站配备了占线板,通过移动和摆放卡片的方式来确认列车的位置和作业项目。
通过勾划填写电话闭塞程序控制表和占线板操作和监督有以下问题:
1.车站在同一时间要办理两趟以上的列车作业。不同列车的作业项目间往往存在相互制约关系。采用表格和占线板只能对一趟列车作业项目进行顺序确认,无法反映不同列车作业项目间存在的制约关系。
2.控制表不是动态的,占线板的卡片是事先制作好的,不可能自动通过颜色变化显示来提醒作业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故其对事故预防效果较差。
3.采用控制表监督显得较乱,不够直观,占线板要人工放置卡片,对人的依赖度仍然较高。要求作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4.由于采用表格和占线板操作和监督无法保存实时数据,故无法防止有关人员违章作业,事后补填控制表,存在安全漏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勾划填写电话闭塞程序控制表和利用占线板进行操作和监督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来操作和监督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1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中轨道车辆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云服务的列车状态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