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6115.7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名洪;江红;张文龙;林如;谢阳;方东升;连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7/02 | 分类号: | C07D267/02;C07D267/14;A61K31/553;A61P31/04;A61P31/10;C12P17/14;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南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活性 氮氧杂卓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制备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
所述方法包括以疣孢菌Verrucosispora gifhornensis FIM06-0025进行发酵培养的步骤,以及从所得发酵液中提取所述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的步骤;
所述疣孢菌Verrucosispora gifhornensis FIM06-0025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242,保藏日期为2018年01月18日;
所述发酵培养步骤包括将所述的疣孢菌Verrucosispora gifhornensis FIM06-002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于26℃、240rpm条件下进行摇床发酵培养4-5d的步骤,并收集发酵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每升含有:可溶性淀粉20.0g,K2HPO4 0.5g,KNO3 5.0g,MgSO4·7H2O0.5g,NaCl 0.5g,FeSO4·7H2O 0.01g,CaCO3 1.0g,余量为海水,调pH7.2-7.5;
所述提取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的步骤具体包括:
(1)将收集的发酵液经固液分离,得到菌丝体和上清液,备用;
(2)取分离的菌丝体加入甲醇和丙酮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并将所得提取液浓缩去除溶剂,得到第一浸膏;将所得第一浸膏与分离的所述上清液合并,并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经浓缩得到第二浸膏;
(3)将所得第二浸膏经C18反相硅胶柱层析,并分别以体积比30:100、50:100、70:100、70:90的甲醇-水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并收集洗脱剂的洗脱浓度为70:100的组分,得到第一组分A-1;
(4)将所得第一组分A-1经硅胶柱层析,并以氯仿-甲醇溶液为洗脱剂,从体积比9:1-1:1进行梯度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经TLC检测,以体积比10:1的氯仿-甲醇为展开剂,碘为显色剂,合并相同组分,并收集TLC检测Rf值为0.55的组分,得到第二组份A-2;
(5)将所得第二组份A-2经Sephadex LH-20柱层析,并以体积比1:1的甲醇-乙腈溶液为洗脱剂,收集洗脱流份经TLC检测,以体积比10:1的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并收集Rf值为0.61的组分,即得如式(1)所示结构的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所述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提取步骤为超声提取。
3.一种疣孢菌株用于发酵制备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氮氧杂卓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
所述疣孢菌株分类命名为疣孢菌Verrucosispora gifhornensis FIM06-0025,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242,保藏日期为2018年01月18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61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