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4694.1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0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赵改;蒋鹏飞;张乐;史冠营;程菁菁;王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椿 降糖茶 红茶 称重 制备 发酵 临床治疗过程 西洋参 炒决明子 充分混合 粉碎过筛 微粉碎机 机械制 青钱柳 甜叶菊 重量称 桑叶 大麦 筛子 中草药 分装 降糖 溶出 小袋 选料 破碎 保存 | ||
一种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料:选取合格的香椿发酵红茶、炒决明子、炒大麦、青钱柳、三七、西洋参、炒桑叶和甜叶菊为原料;(2)粉碎过筛:为了增大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产品的降糖效果,分别将上述原料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破碎成300~350目的粉末,然后过300目的筛子;(3)称重:按重量称取粉碎过的原料;(4)混合:将称重后的粉末充分混合均匀;(5)包装:将混合后的粉末分装成1~5g的小袋,即制成香椿降糖茶包。本发明利用香椿发酵红茶和多种中草药为原料研制降糖茶,丰富了茶的种类,增加了茶的功能性,保存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习惯,体现了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相结合的理论,符合现代化机械制茶的新技术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保健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糖尿病患者数已增至3.66亿人,而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主要靠西药治疗和注射胰岛素,但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具有降血糖效果的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降糖饮料、降糖茶、降糖速溶粉等很多降糖产品,尤其是降糖茶携带方便,同时又符合人们爱喝茶的习惯,目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国内市场上的降糖茶口感和功能性相对较差,消费者信心不足,对保健品及功能食品行业发展极为不利,急需研制一种适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长期饮用、口感较好、携带方便、且具有一定降糖效果的功能性茶包。
香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备方法,在原料选取上,以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作为判断依据,从十余种药食同源的原料中进行筛选、复配、效果评价;在加工工艺上,采用发酵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减小颗粒度,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采用烘箱烘烤技术和炒制技术使口感醇厚,增加茶的香气成分。结果显示,经过上述工艺改进和原料的筛选复配,本发明研制的香椿降糖茶包无论是从体外降糖效果还是从口感上均有较大的提升和改善。同时通过体内试用部分人群显示,长期(3个月)持续饮用该茶包,中间与西药间断服用配合,能有效防止血糖升高且有稳定血糖作用,减少长期持续服用西药给人体带来的负面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取合格的香椿发酵红茶、炒决明子、炒大麦、青钱柳、三七、西洋参、炒桑叶和甜叶菊为原料;
(2)粉碎过筛:为了增大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产品的降糖效果,分别将上述原料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破碎成300~350目的粉末,然后过300目的筛子;
(3)称重:按重量称取粉碎过的原料;
(4)混合:将称重后的粉末充分混合均匀;
(5)包装:将混合后的粉末分装成1~5g的小袋,即制成香椿降糖茶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4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橙香木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保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