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收线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2430.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9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昱圣;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颐尚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4 | 分类号: | B21C47/14;B21C47/24;B21C47/26;B21C47/28;B21C4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机构 自动收线 线盘 夹取机构 送线机构 线材 压延生产线 剪断机构 外壁圆周 往复位移 线材输送 轴线方向 轴向活动 自动收卷 带动轴 夹持线 线盘轴 侧夹 夹持 剪断 整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收线设备,其中,所述自动收线设备包括:绕线机构,用于沿轴向活动夹持线盘,所述绕线机构带动所述线盘轴转,所述绕线机构在带动轴转的同时该机构整体可沿轴线方向匀速往复位移;夹取机构,包括远离于所述绕线机构的第一侧以及临近于所述绕线机构的第二侧,所述线盘通过所述夹取机构由所述第一侧夹送至所述绕线机构;送线机构,且临近于所述第二侧,所述送线机构沿被夹持的所述线盘的外壁圆周面不断将线材输送至所述绕线机构;剪断机构,用于剪断所述线材。本发明能使得压延生产线上的线材整齐高效地自动收卷到线盘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材收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收线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线材在生产和使用后都需要收卷收纳起来,以避免散乱堆放和统一管理。具体例如:电力的电线电缆,常使用电缆收卷机以及传动卷线机来收卷各种大小的电线电缆;通讯的管线光缆,常使用管线收线机以机械控制的方式进行收线,一般会收纳在收线盘上。
而在压延生产线上,由压延机压延铜线,再将铜线绕在线盘或转轴上。然而,由于铜线会并排绕置很多层在线盘上,现有的卷线方式(人工手动收卷或简易的收卷装置)都很难保证铜线线材整齐且高效地收卷在线盘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收线设备,使得压延生产线上的线材整齐高效地自动收卷到线盘上。
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首先提供一种自动收线设备,包括:基础安装面;
绕线机构,安装于所述基础安装面上以供沿轴向活动夹持线盘,所述绕线机构带动所述线盘轴转,所述绕线机构在带动轴转的同时该机构整体可沿轴线方向匀速往复位移;
夹取机构,安装于所述基础安装面上且包括远离于所述绕线机构的第一侧以及临近于所述绕线机构的第二侧,所述线盘通过所述夹取机构由所述第一侧夹送至所述绕线机构;
送线机构,安装于所述基础安装面上且临近于所述第二侧,所述送线机构沿被夹持的所述线盘的外壁圆周面不断将线材输送至所述绕线机构;
剪断机构,安装于所述基础安装面上以供剪断所述线材。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收线设备还包括:
送入机构,安装于所述基础安装面上并临近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线盘通过所述送入机构输送至所述夹取机构的下方;
送出机构,安装于所述基础安装面上并位于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送入机构之间,绕满所述线材的所述线盘由所述绕线机构自动落于所述送出机构并通过所述送出机构推送出所述基础安装面。
优选地,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向所述送出机构倾斜的安装斜面,所述安装斜面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上设有相互间隔且可同步滑移的至少两个绕线机座,所述线盘的轴线两端分别夹持于两个所述绕线机座之间,通过所述绕线机座带动所述线盘自轴转。
优选地,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安装斜面上表面的轨道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斜面下表面的电动连杆组件,两个所述绕线机座通过同步滑移板滑设于所述轨道上,所述电动连杆组件与所述同步滑移板连接进而带动两个所述绕线机座同时同向滑移。
优选地,所述电动连杆组件包括牵引连接块、旋转螺杆以及螺杆固定块,所述牵引连接块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斜面进而固接于所述同步滑移板,至少两块所述螺杆固定块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斜面的下表面,所述旋转螺杆穿设于两块所述螺杆固定块上并配备有自轴转控制电机,所述旋转螺杆可相对于所述螺杆固定块自轴转而不形成相对位移,所述牵引连接块的另一端螺合于所述旋转螺杆外,进而,通过所述旋转螺杆的正反旋转带动所述同步滑移板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颐尚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颐尚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2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集合管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整体桥壳琵琶孔端面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