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090.7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黄强;笪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6 | 分类号: | F16F1/36;B60G13/00;C08L23/16;C08L75/04;C08L23/12;C08K13/06;C08K7/06;C08K3/22;C08K3/34;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清芳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弹簧 新型汽车减振器 车身连接部 弹性支撑体 托盘 顺次连接 车身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该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包括车身连接部、弹性支撑体、减震弹簧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部、弹性支撑体与减震弹簧连接部顺次连接,所述车身连接部与车身连接,所述减震弹簧连接部与减震弹簧连接。本发明采用的弹性支撑体配方简单、弹性好、适于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auto parts)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但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会使汽车产生震动,这些震动就作用于减振器的托盘上。一般的减振器托盘是由上部、下部和处于上下部之间的凹槽组成。由于凹槽的存在,汽车减振器托盘才具有弹性,但是承受的力较小,强度也不够大。所以在震动作用力大的情况下就会直接损坏托盘;在震动作用力小的情况下虽不会马上失效但经过长时间的受力也会慢慢的变形,甚至损坏,从而失去减振的性能。中国专利201410524544.8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减振器托盘,但该专利方案中弹性支撑体的配方过于复杂,给生产造成了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拥有配方简单、弹性好、适于工业生产的弹性支撑体的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解决现有技术弹性支撑体配方过于复杂、给生产造成了很大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该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包括车身连接部、弹性支撑体、减震弹簧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部、弹性支撑体与减震弹簧连接部顺次连接,所述车身连接部与车身连接,所述减震弹簧连接部与减震弹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以下组分:
三元乙丙橡胶30-35重量份、聚氨酯5-10重量份、聚丙烯2-5重量份、泥炭3-8重量份、硅酸钠1-3重量份、氧化锌1-3重量份、银纤维0.5-1重量份、炭黑0.5-1重量份、耐磨剂0.3-10重量份、增韧剂1-5重量份、热稳定剂0.5-1.1重量份、润滑剂0.2-0.8重量份,相容剂5-10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以下组分:
三元乙丙橡胶32重量份、聚氨酯8重量份、聚丙烯3重量份、泥炭5重量份、硅酸钠2重量份、氧化锌2重量份、银纤维0.8重量份、炭黑0.8重量份、耐磨剂5重量份、增韧剂3重量份、热稳定剂0.8重量份、润滑剂0.5重量份,相容剂8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稳定剂为空间受阻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润滑剂选自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两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耐磨剂选自硅油、聚四氟乙烯、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增韧剂选自聚氨酯弹性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和聚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泥炭为在140-150℃下改性的泥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各组分混合均匀,热处理,注塑成型。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90-9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拥有配方简单、弹性好、适于工业生产的弹性支撑体的新型汽车减振器托盘,解决现有技术弹性支撑体配方过于复杂、给生产造成了很大不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