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终端的接收特性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1224.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智纪;山本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20 | 分类号: | H04B17/20;H04B17/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终端 接收 特性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即便无线终端内的终端天线的位置偏离终端保持旋转机构的旋转中心,也能够进行准确的接收特性的测量。在使测量对象的无线终端(1)以基准点(O)为中心旋转,并通过响应监测单元(45)按该每一旋转角监测对从测量用天线(21)输出的测量用信号的无线终端(1)的响应而获取接收特性的测量系统中,在求出接收特性时,根据伴随无线终端(1)的旋转而产生的传播损失误差及增益误差校正供给至测量用天线(21)的测量用信号的电力,对由进行了该校正的电力的测量用信号获取的每一旋转角的接收特性加以基于伴随无线终端(1)的旋转而产生角度误差的角度校正,由此求出假定成在基准点(O)的位置上旋转了无线终端(1)的终端天线(1a)时的接收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准确地测量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无线路由器等无线终端的接收特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对于被称为第3代、第4代的无线终端中所使用的频率(例如800MHz/2000MHz等),下一代(第5代)无线终端中所使用的频率已被确定例如分配24.25GHz/28GHz/39GHz等毫米波带,从而要求用于测量使用该毫米波带的无线终端的接收特性的技术。
通常,作为无线终端的接收特性,有对入射波的强度变化是否能维持规定的吞吐量等的测量,也有必要调查由相对于入射波无线终端的姿势改变而引起的影响。
当在与实际使用环境接近的环境下测量无线终端的接收特性时,需要确定由自该无线终端的终端天线仅分离满足远场测量的条件的距离的测量用天线发射的电波入射于无线终端的天线的位置的电场强度或入射电力的大小(以下,称为电波强度)。远场测量的距离条件是指在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R满足以下条件的状态下进行测量。
R≥2D2/λ
其中,λ为使用电波的自由空间波长(m),D为收发天线的开口的最大直径中直径更大的一方的直径(m)。
若假设将D设为波长λ的4倍,则成为
R≥2D2/λ=2(16λ2)/λ=32λ
若将电波的频率设为30GHz,则成为λ=10mm,远场测量中所需的距离R成为32cm以上。
但是,为了以免受来自外部的无用的电波的进入及测量用信号的无用的反射等的影响的方式进行测量,需要在电波暗室等的环境下,将无线终端与测量用天线仅分离距离R,且通过终端保持旋转机构,使无线终端以其终端天线的相位中心为中心例如沿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旋转的同时进行将从测量用天线射出的电波以规定的强度或不同的强度来提供至无线终端的终端天线以求出规定的接收特性的处理,并求出关于全方位的接收特性。
另外,天线的相位中心是指电波的发射及入射中虚拟地视为电波集中点的点,该位置取决于天线的形式。例如,只要是偶极类天线,则供电点附近成为相位中心,喇叭类天线中在喇叭开口部的中心线上喇叭的稍微内侧存在相位中心。理想的天线中该相位中心定为一点,但实际天线中因各种原因而散乱。在此,将其平均位置定义为天线的相位中心,关于天线自身的相位中心位置的散乱,视为足够小到与测量系统的其他误差相比能够忽视的程度。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天线的位置”,若无特别说明,不是指具有立体或平面宽度的天线的物理位置,而是指发挥天线的电气功能的相位中心。
另外,关于上述远场测量的距离条件,以下非专利文献1、2等中有记载。
非专利文献1:1989年12月30日第1版第5次印刷发行Ohmsha,Ltd.天线工学手册电子信息通信学会著pp.439-446
非专利文献2:昭和54年(1979年)3月30日第1版第1次印刷发行Ohmsha,Ltd.电子通信手册电子信息通信学会著pp.15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D调试器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