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磷钢的冶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196.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管挺;邹长东;刘飞;王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水 吹炼 冶炼 出钢 低磷钢 倒渣 转炉 硅含量控制 石灰加入量 碳含量控制 低磷钢水 工艺步骤 供氧制度 入炉铁水 时间控制 铁水脱硫 稳定控制 冶炼铁水 转炉终点 组织生产 加料 配套的 升温剂 双渣法 吹氧 底吹 废钢 高碳 氧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磷钢的冶炼方法,工艺步骤为铁水脱硫→加废钢、兑铁水→转炉一次吹炼→倒渣→转炉二次吹炼→倒渣出钢。本工艺采用双渣法进行冶炼,具体通过控制入炉铁水比以及采用相配套的加料制度、供氧制度和底吹制度来实现高温、高碳、低磷钢水的冶炼。冶炼铁水比根据铁水温度和铁水硅含量进行控制。一次吹炼时间控制在5~7min,采用变枪变氧压的吹氧模式,并根据铁水硅含量控制石灰加入量;二次吹炼下枪前加入一定量的升温剂,出钢温度控制在1670℃以上,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1%以上。采用本工艺组织生产,转炉终点磷含量可稳定控制在0.008%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磷钢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磷元素一般被认为是钢中的有害杂质,容易在晶界偏析,造成钢材“冷脆”,显著降低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随着高品质钢需求的日益增大,对钢中磷含量的要求更高。目前,降低钢水磷含量的技术主要有铁水喷吹预脱磷、转炉双联法脱磷、转炉双渣法脱磷等。
铁水预脱磷工艺最早由日本钢企开发应用,其工艺大致为:在高炉出铁沟进行脱硅处理后,铁水流入鱼雷罐车或铁水包内,扒渣后喷入脱磷剂进行脱磷处理,处理完毕后铁水加入转炉进行脱碳升温处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鱼雷罐或铁水包内空间有限,不利于脱磷反应的进行;另外处理时间长,处理过程铁水温降大等。转炉双联法冶炼工艺的主要特点为,在第一座转炉中进行脱硅脱磷,在第二座转炉中进行脱碳。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脱磷能力,但其缺点主要为冶炼周期长,出半钢过程热损失大,而且需要专门添置一座脱磷转炉,设备投资大的同时也给生产组织带来难度。同一转炉双渣法冶炼工艺具有较明显的脱磷效果(参阅JP54097516A、CN103122401A、CN 102899443A),此种方法转炉冶炼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脱硅、脱磷期,第一阶段冶炼结束后提枪倒出大部分的富磷渣,之后进入第二阶段脱碳升温期。该方法操作简单,热损失相对较小,且对设备要求不高,吹炼终点磷含量基本可控制在0.01%以内。该方法冶炼的缺点是转炉终点温度一般不高,且脱磷效果有一定波动。
为了控制钢水夹杂物,并降低精炼电耗及电极消耗,要求转炉冶炼终点钢水碳含量在0.1%以上,终点钢水温度在1670℃以上,终点磷含量在0.008%以下。为了达到转炉高温、高碳、低磷出钢的目的,需研发一种相对应的冶炼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磷钢的冶炼方法,以满足提升钢水质量和降低炼钢成本的要求,采用双渣法进行冶炼,具体通过控制入炉铁水比以及采用相配套的加料制度、供氧制度和底吹制度来实现高温、高碳、低磷钢水的冶炼。
一种低磷钢的冶炼方法,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并以铁水和废钢为原料,分两个阶段进行吹炼,一次吹炼完成脱硅和脱磷,倒渣后二次吹炼,进行脱碳、升温,最后出钢;其中:
(1)一次吹炼吹氧控制:
一次吹氧枪位其中:D为氧枪喷头喉口直径,滞止压力P=工作氧压P1-设计滞止压力P0=工作氧压P1-0.76MPa,熔池的冲击深度h=熔池深度×冲击系数,单位cm,熔池深度由副枪测定,冲击系数控制在0.5~0.7,θ为氧孔张角,°;
(2)一次吹炼石灰加入量:
W石灰=53.57×[Si]-7.15,其中,W石灰为吨铁石灰加入量,kg/t铁;[Si]为铁水硅的百分含量,%;
一次吹炼开吹时一次性加入石灰;
(3)一次吹炼倒渣:
一次吹炼结束提枪,往转炉内加入1~2kg/t钢的压渣剂后倒掉50%以上的前期炉渣;
(4)二次吹炼吹氧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