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蓄电池正极极板固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8632.1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5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汶;李松林;王淼;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0 | 分类号: | H01M4/20;H01M4/21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许艳敏 |
地址: | 4545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正极 极板 固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极板固化工艺,该工艺包括保湿阶段、氧化阶段和干燥阶段,所述的氧化阶段包括氧化固化阶段和氧化干燥阶段,氧化固化阶段包括第一段氧化固化、第二段氧化固化和第三段氧化固化。本发明通过正极极板固化工艺的控制,对正极极板固化效果好,板栅腐蚀和断面断层几乎没有黑斑和漏洞的存在,极板表面规整无裂纹出现,具有较高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极板固化工艺。
技术背景
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极板固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件,极板对电池的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极板的固化质量对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理化参数和电池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极板固化工艺过程中,工艺控制对极板的容量、寿命、化成难易程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合理的固化工艺条件,使铅膏的物相含量合适并保持牢固的框架结构,又有利于后续的化成工序,是需要不断进行深入探究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极板固化工艺,该工艺通过固化过程及固化工艺条件的控制,固化得到了各项性能优良,显著提高电池性能的正极极板。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极板固化工艺,该工艺包括保湿阶段,氧化阶段和干燥阶段;
所述保湿阶段,固化室内密封环境下,保湿温度为43℃~50℃、保湿湿度为99.6%~100%、保湿时间为18h~25h,保湿阶段固化室内循环风机转速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20%;固化室内同时进行水雾化和蒸汽雾化;
所述氧化阶段包括氧化固化阶段和氧化干燥阶段,所述氧化阶段的时间为23~27小时;
所述氧化固化阶段:固化室内密封环境下,氧化固化时的温度为50℃~65℃、氧化固化时的湿度为90%~100%、氧化固化的时间为20~23小时,氧化固化阶段固化室内循环风机的转速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30%~65%,固化室内进行水雾化和/或蒸汽雾化;
所述氧化干燥阶段:固化室内密封环境下,氧化干燥时的温度为45℃~54℃、氧化干燥时的湿度为80%、氧化干燥时的时间为3~4小时,氧化干燥阶段固化室内循环风机的转速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80%;
所述干燥阶段,固化室内密封环境下,干燥时的温度为45℃~65℃、干燥时的湿度为10~20%、干燥的时间为18~21小时,干燥阶段固化室内循环风机的转速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100%。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阶段具体如下:对固化室内同时进行水雾化和蒸汽雾化,然后设定固化室温度为43±3℃、湿度为99.6~100%、循环风机转速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20%,固化室内在该条件下预热1h;预热完成后将待固化的正极极板缓慢放入固化室内;正极极板完全进入固化室后,在43±3℃、湿度为99.6~100%、循环风机转速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20%的条件下保湿1h;保湿完成后,将固化室内的温度由43±3℃升温至50±5℃(湿度仍然保持为99.6~100%、循环风机转速仍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20%),正极极板在该条件下保湿16±1h,保湿完成后即完成正极极板的保湿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板由开始进入固化室到完全进入固化室内所需要的时间≤5h;固化室内温度由43±3℃升温至50±5℃所用的时间为0.5~1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固化阶段包括第一段氧化固化、第二段氧化固化和第三段氧化固化,所述氧化固化阶段与氧化干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段氧化固化:完成保湿阶段的正极极板进入氧化阶段的固化室内,固化室内同时进行水雾化和蒸汽雾化,设定固化室内温度为60±5℃、湿度为99.6%~100%、循环风机转速为循环风机最大转速的30%,正极极板在该条件下预热1小时,预热完成后在该条件下氧化固化15±1小时,完成第一段氧化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8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