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大肠杆菌角鲨烯含量用质粒pCDAF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5330.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姚佳;马茜;李薇;孙晓敬;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66;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肠杆菌 角鲨烯 增生 质粒 内膜 基因 制备 链霉素抗性基因 储存空间 内膜增生 强启动子 筛选标记 细胞内膜 表达量 前体物 种质 合成 积累 | ||
1.一种提升大肠杆菌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增生大肠杆菌的内膜进行;所述大肠杆菌为可合成角鲨烯的大肠杆菌E.coli CSQ1,所述大肠杆菌E.coli CSQ1是先通过将野生菌株E.coli C43(DE3)制备成氯化钙感受态细胞后,再通过热击法转化质粒pTsqs,最后利用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和菌落PCR验证获得的,所述质粒pTsqs的核苷酸序列表如序列1所示。
2.一种质粒pCDAF,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大肠杆菌的内膜增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pCDFDuet-1,载体pCDFDuet-1内插入有阻碍蛋白表达基因lacI、大肠杆菌复制起始位点CDFori、链霉素抗性基因和ATP合酶b亚基基因atpF,ATP合酶b亚基基因atpF上游具有PT7启动子以启动ATP合酶b亚基基因atpF的表达;所述质粒pCDAF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2所示。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质粒pCDAF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先依据大肠杆菌E.coli CSQ1的基因atpF设计一对引物,之后以基因组为模板通过菌落PCR获得上下游分别含有NdeI与KpnI酶切位点的基因atpF,基因atpF的核苷酸序列表如序列3所示;
步骤2,先后通过酶切和连接方法将将步骤1得到的基因atpF插入载体pCDFDuet-1的NdeI与KpnI酶切位点之间,构建得到质粒pCDAF;
步骤3,利用菌落PCR与双酶切方法对质粒pCDAF进行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粒pCDAF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一对引物如下:
atpF_F_NdeI:5’-GGAATTCCATATGGTGAATCTTAACGCAACAATC-3’
atpF_R_KpnI:5’-CGGGTACCTTACAGTTCAGCGACAAGTT-3’
以基因组为模板,采用atpF_F_NdeI与atpF_R_KpnI引物扩增atpF基因即为上下游分别含有NdeI与KpnI酶切位点的基因atp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粒pCDAF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采用NcoI与EcoR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对基因atpF和载体pCDFDuet-1分别进行双酶切,然后利用T4链接酶将两者进行连接,最终得到质粒pCDAF。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2中所述质粒pCDAF提高大肠杆菌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先将大肠杆菌E.coli CSQ1制备成氯化钙感受态细胞,然后通过热击法将质粒pCDAF转入E.coli CSQ1,最后利用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和菌落PCR验证获得重组菌E.coliCSAF1;
步骤2,验证重组菌E.coli CSAF1中内膜增生;
步骤3,验证重组菌E.coli CSAF1中角鲨烯的合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质粒pCDAF提高大肠杆菌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的验证具体为:先采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步骤1得到的重组菌E.coli CSAF1,并加入诱导剂IPTG诱导基因atpF表达,之后离心收集菌体,冷冻干燥过夜,最后通过电子扫面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膜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质粒pCDAF提高大肠杆菌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的验证具体为:先通过皂化法分离、提取合成的角鲨烯;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该角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医学院,未经西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