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U8光栅的可调谐液晶激光器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0276.0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乌日娜;岱钦;李业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213 | 分类号: | H01S3/213;H01S3/10;H01S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液晶 手性液晶分子 激光 交流电源 手性液晶 激光器 可调谐 出射 发明激光器 激光器构件 激光谐振腔 波长调谐 电场调谐 电场作用 方向平行 光学编码 交流电压 螺旋排列 平面显示 输出波长 输出效果 电场 电极 辐射 集成化 螺旋轴 传感 关断 螺距 取向 制作 探测 垂直 施加 侧面 应用 | ||
一种基于SU8光栅的可调谐液晶激光器及制作方法,包括ITO玻璃基板、SU8光栅、手性液晶和交流电源,本发明装置将液晶激光器构件在SU8光栅中,获得侧面辐射即与ITO玻璃基板方向平行,易于集成化;两个ITO玻璃基板之间的SU8光栅的每一个通道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激光谐振腔,因此多个通道同时辐射激光可以大幅度提高出射激光强度,由上下ITO玻璃基板电极通过交流电源施加交流电压,形成垂直于手性液晶螺旋轴方向的电场,在电场作用下,手性液晶分子取向改变,螺距缓慢改变,达到稳定的波长调谐输出效果,利用电场调谐输出波长的方法方便、快捷,避免手性液晶分子螺旋排列的破坏,导致出射激光关断;本发明激光器可以应用于平面显示、光学编码、探测传感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U8光栅的可调谐液晶激光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激光器具有无需外加谐振腔、尺寸微小、成本低、易获得、结构简单、调谐范围宽等优点,但是传统液晶盒激光器,在外加泵浦光的作用下,出射激光方向与玻璃基板方向垂直,出射激光强度较弱。由上下ITO电极施加交流电压,形成平行螺旋轴方向的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螺旋排列很容易被破坏,导致出射激光关断,进而导致波长调谐输出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SU8光栅的可调谐液晶激光器,包括ITO玻璃基板,两个ITO玻璃基板之间均匀设置有SU8光栅,SU8光栅通道中填充手性液晶和染料的混合物,所述两个ITO玻璃基板电极之间通过交流电源施加交流电压。
一种基于SU8光栅的可调谐液晶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洗ITO玻璃基板,然后烤干去水,在其中一个ITO玻璃基板上形成SU8薄膜;
步骤2,将光刻胶均匀涂敷在ITO玻璃基板上,控制SU8薄膜厚度为20μm,烘箱烘烤使膜体固化;
步骤3,采用皮秒激光加工技术,在SU8薄膜中形成SU8光栅,SU8光栅周期为50μm,SU8光栅槽宽度为20μm;
步骤4,用另外一个ITO玻璃基板覆盖具有SU8光栅的ITO玻璃基板,制作液晶盒,手性液晶和染料的混合物利用毛细作用注入液晶盒中封盒;
步骤5,将泵浦源通过柱透镜垂直聚焦到ITO玻璃基板上,在两个ITO玻璃基板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形成垂直于ITO玻璃基板的电场,在泵浦源的作用下获得由侧面出射的激光,即平行于ITO玻璃基板方向。
步骤3所述皮秒激光加工技术采用皮秒激光器进行,皮秒激光器为LD泵浦Nd:YAG倍频532nm大功率准连续激光器,激光频率10kHz,脉宽4ps,功率40mW。
步骤4所述手性液晶和染料的混合物由向列相液晶TEB30A、手性剂S-811和激光染料DCM组成,且向列相液晶TEB30A、手性剂S-811和激光染料DCM按比例73.4%、25.6%和1%均匀混合。
步骤5所述泵浦源为固体Nd:YAG倍频532mm波长的脉冲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脉冲频率为3Hz,脉宽20n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装置将液晶激光器构建在SU8光栅中,获得侧面辐射即与ITO玻璃基板方向平行,易于集成化;两个ITO玻璃基板之间的SU8光栅的每一个通道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激光谐振腔,因此多个通道同时辐射激光可以大幅度提高出射激光强度,并且由上下ITO玻璃基板电极通过交流电源施加交流电压,形成垂直于手性液晶螺旋轴方向的电场,在电场作用下,手性液晶分子取向改变,螺距缓慢改变,达到稳定的波长调谐输出效果,利用电场调谐输出波长的方法方便、快捷,避免手性液晶分子螺旋排列的破坏,导致出射激光关断;本发明激光器可以应用于平面显示、光学编码、探测传感等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0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腔的确定性光孤子频梳产生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激光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