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619.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季一全;汤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通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ARM 主控制板 信号调理电路 嵌入式控制 新能源汽车 智能充电桩 充电桩 信号端 电路 传感器模块接口 控制信号线 信号输入端 波束输出 交互连接 解调性能 控制端 数据端 调制 交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包括嵌入式ARM主控制板、AD采集系统和信号调理电路,所述嵌入式ARM主控制板的信号端通过控制信号线与AD采集系统相连接,所述AD采集系统的数据端与嵌入式ARM主控制板交互连接,所述AD采集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有传感器模块接口电路,所述嵌入式ARM主控制板)的的信号端还连接有RTC模块电路,采用智能充电桩的嵌入式控制,具有较为稳定的波束输出,对嵌入式控制信息的调制和解调性能较好,提高了智能充电桩的嵌入式控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能源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电动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电动汽车的优点在于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对环境污染小、使用成本低、维护简单。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例如,申请号为201710634316.,专利名称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的发明专利:
其将整个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充电桩壳体内,其界面友好,操作直观简便,适用范围广,并且具有智能计费功能、自动向服务器上报故障,并且对外界干扰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
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存在以下缺陷:
(1)根据目前的使用现状,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难点在于充电问题,由于充电桩的分布和设计的缺陷,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可靠性受到影响;
(2)目前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对智能充电桩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充电桩控制方法、基于模糊免疫的智能充电桩的节能控制方法,基于滑膜积分控制方法的智能充电桩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基于Smith控制器的智能充电桩控制器设计方法等,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性能,但是该控制方法计算开销较大,实时性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流单向充电桩,包括嵌入式ARM主控制板、AD采集系统和信号调理电路,所述嵌入式ARM主控制板的信号端通过控制信号线与AD采集系统相连接,所述AD采集系统的数据端与嵌入式ARM主控制板交互连接,所述AD采集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有传感器模块接口电路,所述嵌入式ARM主控制板)的的信号端还连接有RTC模块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模块接口电路的信号端还分别连接有电流传感器、绝压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模块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充电数据采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模块接口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内部设置有输入信号放大器和输出信号放大器,所述输入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CPLD控制端口,所述CPLD控制端口的信号端反馈连接到输入信号放大器,所述输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有插座,所述输出信号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线与CPLD控制端口相连接,所述CPLD控制端口控制端通过非门控制线路与输出信号放大器相连接,所述输出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插座相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有电路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RTC模块电路包括控制晶振,所述控制晶振的第二端口通过信号线直接接地,所述控制晶振的第二端口还连接有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控制晶振的第四端口相连接,所述控制晶振的第四端口还通过信号线与电路电源相连接,所述控制晶振时钟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有时钟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通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通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