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草莓采摘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4769.3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敏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活动刀片 上活动夹头 采摘 草莓采摘 固定装置 草莓 草莓种植 固定夹头 恢复装置 拉紧装置 阻力控制 中心轴 地垄 站立 水果 种植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草莓采摘头,由上活动夹头(1)、下活动刀片(2)、固定装置(3)、拉紧装置(4)、恢复装置(5)、下固定夹头(6)、中心轴(7)、外壳(8)组成。本发明利用固定装置(3)产生的阻力控制下活动刀片(2)的运动,使得上活动夹头(1)、下活动刀片(2)的活动产生先后顺序,实现了“先夹后剪”的功能。该发明能够更好地采摘草莓或者其他水果,提高采摘效率,增强站立采摘草莓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保证草莓采摘的完整性。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我国草莓种植模式为的地垄式种植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人工草莓采摘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手持式草莓采摘剪切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草莓种植以地垄式为主,采摘方式以传统的手工采摘为主,该方式需要不断地重复蹲下、站起或者弯腰的动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针对目前传统采摘方式的不足,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一种是设计草莓采摘机器人。例如,公告号CN201711333059.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草莓采摘机器人”,其通过模块控制机器人进行精准采摘。这种设计一般较为复杂,成本高,不适合推广应用。
如公告号CN20172120459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草莓采摘车”,其通过采摘车平台上丝杠、采摘盒、锯齿进行采摘,有的设计还具有传送带。这种设计难以适应地垄式草莓种植窄小的垄沟,而且采摘有效率和损伤率方面都有缺陷。
另外有长剪状或杆状的设计,直接剪切下,落入小果箱或网兜,损坏几率高,且地垄式草莓园地形复杂,拨弄草莓时容易损伤草莓,不实用,且采摘后的草莓不易安放。但成本较低,结构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具有“先夹后剪”功能的草莓采摘头,对草莓梗进行剪切后,能够夹住草莓梗,便与放入篮中。与传统人工采摘方式比较,其配上带手柄的空心长杆就能实现站立采摘草莓。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能够提高了工作效率。依照此原理,也可以实现剪切和夹持其他水果等其他物品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手持式采莓采摘头,由上活动夹头1、下活动刀片2、固定装置3、拉紧装置4、恢复装置5、下固定夹头6、中心轴7、外壳8组成。拉紧装置4控制上活动夹头1向下运动,下固定夹头6固定在外壳8,并与上活动夹头1实现果梗的夹紧。上活动夹头1和下活动刀片2由拉紧装置4绕中心轴7转动,实现果梗的剪切。固定装置3由弹簧和固定片构成,固定片可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8上。下活动刀片2由于固定装置3的作用,阻力较大,在上活动夹头1和下固定夹6夹紧后,才开始运动。恢复装置5由弹簧组成,起到分开上活动夹头1和下活动刀片2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具有“先夹后剪”的功能,能够更好地采摘草莓或者其他水果,提高采摘效率,增强站立采摘草莓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保证草莓采摘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持式草莓采摘头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手持式草莓采摘头夹剪部件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手持式草莓采摘头带有外壳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敏,未经李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4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