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防水性能的转动设备和打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4010.5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张伟;黄祖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桑贝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2 | 分类号: | B24B41/02;B24B55/00;B24B55/02;B24B41/06;B24B41/00;B24B27/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黄国豪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孔 转轴 驱动电机 轴套 转动设备 防水性能 打磨机 气道 驱动效率 润滑流体 轴向贯穿 锥形布置 水汽 位置处 吹气 内壁 递减 防水 连通 电机 摩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防水性能的转动设备和打磨机,转动设备包括驱动电机、轴套和转轴,轴套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定位孔,转轴设置在定位孔内并与驱动电机连接,定位孔的内壁呈锥形布置,定位孔的直径从驱动电机的第一侧朝向转轴的第二侧递减,在轴套上设置有第一气道,第一气道在第一侧的位置处与定位孔连通。通过锥形的定位孔,在定位孔进行吹气,气体的流向是从驱动电机朝向转轴地设置,继而利用气体的流向实现防水,防止水汽进入至电机处,同时利用气体作为润滑流体,减少轴套和转轴之间的摩擦,提高驱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防水性能的转动设备和打磨机。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制备过程中常常通过打磨工艺对产品的表面进行磨光处理,打磨就是利用砂轮、砂纸等砂粒固定的工具对产品表面进行机械磨制,其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成品去除毛刺、表面锈蚀处理、成品表面抛光、打磨洗净工作、成品表面清光、去除氧化薄膜等等。随着生产自动化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打磨机由于其具有节省时间、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产品差异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在自动化打磨生产线上,打磨机带动打磨件对待加工产品进行打磨处理,产品在打磨时会产生大量废热,故需要在打磨时喷射液体进行降温,并且利用液体带走颗粒,由于摩擦产生高温,且液体不仅会雾化,还会产生溅射,故需要对打磨的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高效防水性能的转动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高效防水性能的打磨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防水性能的转动设备,包括驱动电机、轴套和转轴,轴套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定位孔,转轴设置在定位孔内并与驱动电机连接,定位孔的内壁呈锥形布置,定位孔的直径从驱动电机的第一侧朝向转轴的第二侧递减,在轴套上设置有第一气道,第一气道在第一侧的位置处与定位孔连通。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锥形的定位孔,在定位孔进行吹气,气体的流向是从驱动电机朝向转轴地设置,继而利用气体的流向实现防水,防止水汽进入至电机处,同时利用气体作为润滑流体,减少轴套和转轴之间的摩擦,提高驱动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电机包括机壳,轴套设置在机壳上,轴套的第一轴向端面与机壳的第二轴向端面对接,机壳设置有第二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在第一轴向端面和第二轴向端面位置处对接。
由上可见,鉴于轴套的设置位置,轴套的气道进口设于轴向端面其能够避免外露,同时利用机壳的气道与轴套的气道对接,故可以在即可上接入相应的气体装置即可,其结构的优化方便于转动设备的空间布局。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由上可见,密封圈使气体能够更好地传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动设备还包括框架,框架设置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驱动电机设置在容纳腔内,轴套密闭地设置在开口处。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套的径向端面与开口的内周壁邻接,机壳的径向端面上设置有气道接口,气道接口与第二气道连通,气道接口位于容纳腔内。
由上可见,利用框架的密闭涉及,从而能够提高转动设备的防水性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套在定位孔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的直径小于定位孔位于第一侧的直径,转轴与限位孔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定位孔的内壁与轴向的夹角为0.5度至3度。
由上可见,利用上述的定位孔和限位孔的设置,使得大部分气体朝外流出,而不会逆流至电机处,同时也能够对转轴提供良好的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桑贝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桑贝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4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