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调峰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2974.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6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昌海;吴继平;杨海晶;李朝晖;李文启;宋宁希;滕贤亮;涂孟夫;丁恰;张小白;徐瑞;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调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电网运行数据,计算系统调峰启动门槛;将风电出力视作负的负荷,计算系统等效负荷;判断等效负荷是否小于调峰启动门槛,若条件成立则计算储能调峰控制指令;计及储能系统充电特性对系统备用的增补效果,适时安排火电机组深调峰的启动;判断调峰启动后的系统等效负荷是否大于系统调峰退出门槛,若条件成立则系统退出调峰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充分发挥储能系统在系统调峰中的快速支撑作用,并对火电机组深调峰启停时序进行了优化,对于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提升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调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再电网渗透率的逐步提高,风力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对电网调峰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在风光资源富集的“三北”地区,风电出力反调峰特性导致系统调峰容量不足的情况更为突出。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储能技术能够实现对电能的吞吐而被认为是控制风电出力、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储能系统存在容量限制对电网调峰控制能力有限,且过度充放电将极大缩短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网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网调峰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容量受限,不能满足电网调峰需求、储能系统过度充电使用寿命损耗大、电网运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网调峰控制方法,包括储能系统、风电场站、AGC机组和非AGC机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电网所有并网机组的最低技术出力、AGC机组需预留的最小旋转备用,计算电网调峰启动门槛;
实时更新当前时刻的电网负荷及风电有功出力,将风电有功出力视作负的负荷,计算当前时刻电网等效负荷;
判断当前时刻电网等效负荷是否小于电网调峰启动门槛:若当前时刻电网等效负荷小于电网调峰启动门槛,则启动储能系统,计算储能系统控制目标;否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计算下一时刻电网等效负荷;
根据储能系统充电特性对电网备用的增补效果,确定火电机组深调峰的启停及动作时序;
当电网等效负荷大于电网调峰退出门槛时,退出电网调峰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调峰启动门槛的计算方法如下:
Pon-thd=Pmin+△Pres (1)
式中:Pon-thd表示电网调峰启动门槛;Pmin表示电网所有并网机组的最低技术出力;△Pres表示AGC机组需预留的最小旋转备用,不同电网对AGC旋转备用要求不一,最小可为零。
进一步的,计算储能系统控制目标,具体方法如下:
PBESS-targ=-1×min{P′BESS-charg(t),P′load(t)-Pon-thd} (2)
式中,PBESS-targ表示储能系统控制目标,负值表示充电控制;P′BESS-charg(t)表示t时刻储能系统根据荷电状态修正后的调峰支撑能力;P′load(t)表示t时刻电网等效负荷;Pon-thd表示电网调峰启动门槛。
进一步的,对储能系统充电能力修正的具体方法如下:
实时更新储能系统当前荷电状态SOC(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2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