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5575.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森;李雷刚;黄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盛(常州)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21/08;B32B21/04;B32B27/06;B32B27/30;B32B3/08;B32B37/12;B32B37/10;B60P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板 制备 内层基材 外层基材 外侧面 复合板制备 保温性能 防火层板 防火性能 双面涂胶 五层结构 保温层 基材板 增强层 房车 车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复合板包括:内层基材板和外层基材板;其中所述内层基材板和外层基材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层基材板的外侧面还设有防火层板;以及所述外层基材板的外侧面还设有增强层板;本发明的复合板包括五层结构,不仅强度好,而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达到制备房车车厢的要求;本发明的复合板制备方法对外层基材板和内层基材板均采用双面涂胶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复合板的制备效率,而且制备出的复合板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车车厢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板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目前广泛应用。
复合板中各层材料组合在一起的方法主要有热压和真空压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法,热压工艺方法中,涂胶粘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大多数复合板的制备都采用单面涂胶方式,如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于2016 年07月21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610579653 .9的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作复合夹芯板的方法,就是采用单面涂胶的方式进行制备复合板的,但单面涂胶存在如下问题:1)需要进行二次涂胶动作,生产效率低;2)进行二次涂胶时,需将一次涂胶后粘合在一起的各层材料板一起移动至涂胶位置,以进行二次涂胶;由于胶水固化需要时间,如果一次涂胶并粘合后就进行二次涂胶,在一次涂胶后粘合在一起的各层材料板移动过程中,各层材料板很可能会因为胶固化不完全而发生松动或偏移,影响复合板制备强度;如果一次涂胶并粘合后,等待胶完全固化,又会拉长复合板制备周期,使得复合板制备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合板制备效率低和制备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板,包括:内层基材板和外层基材板;其中所述内层基材板和外层基材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层基材板的外侧面还设有防火层板;以及所述外层基材板的外侧面还设有增强层板。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包括:预埋框架和填充于预埋框架内的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及所述防火层板的外侧面设有装饰层。
进一步,所述内层基材板采用素板或玻璃钢板;所述外层基材板采用素板;以及所述增强层板采用FRP玻璃钢板。
进一步,所述内层基材板和外层基材板的厚度均为3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25-30mm;所述防火层板的厚度为0.5-0.8mm;以及所述增强层板的厚度为1.2-2mm。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各层材料板进行预处理;将各层材料板叠合在一起,并压合,以得到半成品复合板;以及对半成品复合板进行切割,以得到成品复合板。
进一步,对各层材料板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裁剪FRP玻璃钢板、去除粘接在FRP玻璃钢板表面的杂物和灰尘,并用工业酒精清洗干净,以作为增强层板备用;以及制作预埋框架,并在预埋框架内填充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作为保温层。
进一步,将各层材料板叠合在一起,并压合的方法包括:对外层基材板进行双面涂胶,并在涂胶完成后,将该外层基材板叠至所述增强层板上;将所述保温层叠至该外层基材板上;对内层基材板进行双面涂胶,并在涂胶完成后,将该内层基材板叠至所述保温层上;将设有装饰层的防火层板叠至该内层基材板上;以及通过滚筒式压力机对叠合后的各层材料板进行压合。
进一步,所述外层基材板包括若干个大小相同的三厘素板;各三厘素板依次进行双面涂胶,并依次平铺在所述FRP玻璃钢板上。
进一步,所述内层基材板包括若干个大小相同的三厘素板或玻璃钢板;各三厘素板或玻璃钢板依次进行双面涂胶,并依次平铺在所述保温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盛(常州)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帝盛(常州)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封装结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玻纤复合布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