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源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3761.9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7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沈沐瞳;薛晗;汪小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00;G06T7/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成珊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源 监控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源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视频;提取待检测视频中的视频图像;利用放射源分类器对视频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出的特征与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其中,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为利用放射源的图像进行特征训练后得到的放射源的特征数据库;当提取出的特征与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匹配一致时,确定提取出的特征对应的视频图像为含放射源的涉源图像。该方法可以在视频监控的同时对视频流中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的放射源检测,通过特征提取以及特征匹配确定出涉源图像,利用放射源的图像进行机器学习后,通过特征匹配确定出涉源图像,能够保证较高的放射源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源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备的小型紧凑的辐射源的通称,其基本特点是能够不断地提供有实用意义的辐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放射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医学、环境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然而,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Ⅰ类-Ⅴ类)。其中,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属于Ⅳ类或Ⅴ类。
现有技术中,对Ⅳ类或Ⅴ类放射源的检测主要是依靠各种辐射检测仪,而辐射检测仪器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它的任务就是将各种需要检测的物理、化学等变量信息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再传给芯片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但是,由于Ⅴ类放射源的辐射强度较低,导致辐射检测仪对该类产品的检测灵敏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源的监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放射源的检测灵敏度偏低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源的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视频;
提取所述待检测视频中的视频图像;
利用放射源分类器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将提取出的特征与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其中,所述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为利用放射源的图像进行特征训练后得到的所述放射源的特征数据库;
当提取出的特征与所述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匹配一致时,确定所述提取出的特征对应的所述视频图像为含所述放射源的涉源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源的监控方法,可以在视频监控的同时对视频流中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的放射源检测,具体是通过特征提取以及特征匹配确定出含放射源的涉源图像,该方法是利用放射源的图像进行机器学习后,通过特征匹配确定出涉源图像,能够保证较高的放射源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存储有若干所述放射源的特征对应的特征值;
其中,所述将提取出的特征与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包括:
计算所述提取出的特征的特征值;
比较计算出的特征值与所述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值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时,确定所述提取出的特征与所述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源的监控方法,通过计算提取出的特征对应的特征值与放射源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值进行比较,简化了匹配步骤,仅通过特征值就能够确定出涉源图像,提高了放射源监控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提取出的特征为对应的所述视频图像为含放射源的涉源图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3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