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98329.5 | 申请日: | 2018-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标;尤亦凡;秦智俊;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大热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8/22 | 分类号: | C23C8/22;C21D1/18;C21D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器齿轮 热处理 渗碳淬火 渗碳 有效硬化层深度 氮气 产品技术要求 表面硬度 齿轮机构 后转向器 节能减排 心部硬度 保护层 回火 甲醇 降耗 强渗 油冷 防渗 保温 扩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包括对转向器齿轮机构进行渗碳淬火和回火两个步骤,渗碳淬火包括:在空气、氮气和甲醇氛围中转向器齿轮机构依次经升温、强渗、扩散、保温和油冷阶段;经上述方法处理后转向器齿轮机构表面硬度不低于680HV1,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45~0.70mm,心部硬度不低于345HV1,防渗保护层硬度不高于36HRC,达到产品技术要求,实现节能减排和降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汽车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必须要重视的两个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零件都称为保安件;其中,转向器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是汽车关键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该系列齿轮轴的技术难点在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界定值为610HV1(国家标准为550HV1),要求零件的硬度梯度变化比较平稳。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方便、驾驶时路面反馈清晰、转向反应迅速等优点,其中,齿轮轴是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的关键零件,在小型车上的应用(包括小客车、小型货车或客货两用车)得到突飞猛进发展,市场前景好;内道螺母是电动车转向器的关键零件,随着电动车发展市场潜力大。如何通过设计合理工艺,使零件在较短时间内满足渗层要求的同时,表面碳浓度又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降低内氧化及残余奥氏体,使零件满足表面硬度和硬化层深度满足产品技术要求,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表面硬度和硬化层深度达到产品技术要求,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和降耗。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包括对转向器齿轮机构进行渗碳淬火和回火两个步骤;进一步包括: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在空气、氮气和甲醇氛围中依次经升温、强渗、扩散、保温和油冷阶段处理,回火,风冷即得;其中:
所述空气流量为0.2~0.4m3/h;所述氮气流量为4.0~6.0m3/h,所述甲醇流量为4.5~5.5L/h;
所述升温阶段的碳势为0.70~0.80C%;所述强渗阶段的碳势为1.0~1.1C%;所述扩散阶段的碳势为0.75~0.85C%;所述保温阶段的碳势为0.65~0.75C%。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流量为0.3m3/h;所述氮气流量为5.0m3/h,所述甲醇流量为5.0L/h。
进一步地,所述升温阶段的碳势为0.75C%;所述强渗阶段的碳势为1.05C%;所述扩散阶段的碳势为0.8C%;所述保温阶段的碳势为0.7C%。
进一步地,所述升温、强渗、扩散、保温和油冷阶段具体为:升温,快速升温至875~885℃并保温20min;强渗,快速升温至915~925℃强渗140min;扩散,在915~925℃扩散130min;保温,迅速降温至855~865℃并保温30min;油冷,油温为95~105℃,搅拌速度为25~30rpm。
进一步地,所述渗碳淬火后的转向器齿轮机构在165~175℃下保温180min回火。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材质为20MnCr5。
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渗碳淬火后、回火前的后清洗步骤和所述回火后的抛丸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大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大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