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98329.5 | 申请日: | 2018-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标;尤亦凡;秦智俊;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大热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8/22 | 分类号: | C23C8/22;C21D1/18;C21D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器齿轮 热处理 渗碳淬火 渗碳 有效硬化层深度 氮气 产品技术要求 表面硬度 齿轮机构 后转向器 节能减排 心部硬度 保护层 回火 甲醇 降耗 强渗 油冷 防渗 保温 扩散 | ||
1.一种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转向器齿轮机构进行渗碳淬火和回火两个步骤,所述渗碳淬火包括: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在空气、氮气和甲醇氛围中依次经升温、强渗、扩散、保温和油冷阶段;其中:
所述空气流量为0.2~0.4m3/h;所述氮气流量为4.0~6.0m3/h,所述甲醇流量为4.5~5.5L/h;
所述升温阶段的碳势为0.70~0.80C%;所述强渗阶段的碳势为1.0~1.1C%;所述扩散阶段的碳势为0.75~0.85C%;所述保温阶段的碳势为0.65~0.75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流量为0.3m3/h;
所述氮气流量为5.0m3/h,
所述甲醇流量为5.0L/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温阶段的碳势为0.75C%;
所述强渗阶段的碳势为1.05C%;
所述扩散阶段的碳势为0.8C%;
所述保温阶段的碳势为0.7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强渗、扩散、保温和油冷阶段具体为:
升温,快速升温至875~885℃并保温20min;
强渗,快速升温至915~925℃强渗140min;
扩散,在915~925℃扩散130min;
保温,迅速降温至855~865℃并保温30min;
油冷,油温为95~105℃,搅拌速度为25~30rp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淬火后的转向器齿轮机构在165~175℃下保温180min回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材质为20MnCr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器齿轮机构的渗碳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渗碳淬火后、回火前的后清洗步骤和所述回火后的抛丸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大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大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3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