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5691.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菊花;陈建春;庞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腾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保温材料 柔性链段 制备 正硅酸乙酯水解 三维网络结构 硅烷偶联剂 保温材料 二氧化硅 聚氨树脂 石油焦粉 树脂分子 气凝胶 相容性 次热 球磨 吸附 制热 蛭石 原煤 掺杂 配合 | ||
1.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比为5:1~3:15~20取石油焦粉、原煤、水混合搅拌,微波处理,于55~70℃,减压蒸发,真空浓缩,得混合料,取混合料程序升温至450~550℃,保温热解,程序升温至800~900℃,保温热解,冷却,出料,得热解料;
(2)取热解料按质量比1:4~7加入溶剂A混合搅拌,过滤,取滤渣按质量比1:10~15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得混合溶液,调节pH,过滤,得滤饼,取滤饼水洗,干燥,得干燥物,按质量比为1:15~20取干燥物、乙二醇混合,超声分散,得分散液;
(3)于25~30℃,按重量份数计,取30~40份分散液、20~30份正硅酸乙酯混合搅拌,升温至55~65℃,提高搅拌转速,加入正硅酸乙酯质量2~5倍的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搅拌水解,得水解液,调节pH,得碱性水解液,于45~55℃,静置老化,脱模,得脱膜物,取脱膜物用脱膜物质量3~6倍的溶剂B浸泡,得纯化凝胶,备用;
(4)按重量份数计,取20~40份备用的热解料、5~8份石油树脂、4~6份萜烯树脂、0.8~1.2份催化剂混合,电解,关闭电源,冷却至80~100℃,保温3~5h,得保温料;
(5)取蛭石粉碎过筛,取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6~10加入溶剂C混合搅拌,静置,过滤,取滤渣干燥,得干燥物,按质量比3:1~2取干燥物、助剂混合,得填料,于140~160℃,按重量份数计,取20~3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8~10份赛克、20~30份乙二醇、10~15份二甲苯,搅拌反应3~5h,出料,得聚酯树脂,按质量比1:3~5:4~8:0.1取聚氨树脂、保温料、填料、硅烷偶联剂混合,按球料比20~30:1加入氧化锆球磨珠,球磨,得球磨料;
(6)按质量份数计,取3~6份助剂、5~10份玻化微珠、3~6份硅烷偶联剂、20~30份备用的纯化凝胶、1~4份辅料、15~25份球磨料、6~10份纳米羟基磷灰石、20~30份水,先取助剂、硅烷偶联剂、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混合搅拌,加入纯化凝胶、球磨料混合搅拌,得混合物料,取混合料微波处理,真空蒸发,即得隔热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原煤:褐煤、烟煤、无烟煤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两处程序升温速率同为6~10℃/min,保温热解时间同为2~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溶剂A:按质量比1:2:8~15取碳酸氢钠、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水混合,即得溶剂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溶剂B:按质量比1:3~5:10~15取甲酰胺、巯基乙醇、PBS缓冲液混合,即得溶剂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催化剂:按质量比1:2~5:1~2取纳米铁粉、碳酸钠、纳米氧化铝混合,即得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溶剂C:按质量比6:2:2~5取碳酸氢钙溶液、碳酸钠、冰水混合,即得溶剂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辅料:按质量比3:1:1~2取海泡石粉、偏高岭土、硅藻土混合,即得辅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或(6)中的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或(6)中的助剂:按质量比4:1~2:1取珍珠、页岩、石棉混合,粉碎过筛,取过筛颗粒,即得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腾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腾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6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