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充气式密封袋的施工工艺及本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9383.3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平;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坤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10 | 分类号: | B65D30/10;B65D33/00;F16L5/02 |
代理公司: | 33317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传秀 |
地址: | 31140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密封 聚氨酯浆液 进水接头 注入接头 反应室 密封袋本体 非充气式 工作效率 连接电源 密封胶体 密封性能 施工工艺 施工效率 使用性能 密封袋 止水条 防虫 漏气 连通 防火 室内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充气式密封袋的施工工艺及本体,所述密封袋本体,包括反应室、进水接头、聚氨酯浆液注入接头和止水条;所述的进水接头和聚氨酯浆液注入接头与反应室是连通的;所述的第四步中固态密封胶体设置在反应室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气式密封袋施工中的工作效率慢以及需要连接电源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充气式密封袋不能防火和防虫、鼠咬的问题以及漏气后密封性能失效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充气式密封袋的施工工艺及本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在电力、通信、地铁地下管廊电缆管道和市政、桥梁悬拉索孔洞封堵的密封袋采用的是新型充气式密封袋;充气式密封袋封堵利用空气柔性原理很好的解决了漏水问题;但国家电网公司电缆管孔封堵技术规范明确要求管堵封堵产品需具备防火、防小动物、防水三防功能。充气式密封袋具备防水功能、但不具备防火、防虫鼠咬功能,也不能保证长期压力下达到100%不漏气。其袋体的两端和进气口焊接处是最薄弱的压力承载区,不能长时间承受3bar的大气压力而不漏气,只要有细针孔就会漏完气。当充气式密封袋漏气后,防水功能就完全失效,导致管道密封性能丧失,从而直接影响管道内的电缆和电缆终端设备安全运行问题。另外,充气式密封袋在施工充气时,需要解决电源设备充气问题,由于很多新建的管道附近区域基本无电源,即便是比较繁华的地方也需要连接很长的电线来通电,从而影响了施工效率;而且电源也比较危险,一旦发生触电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充气式密封袋及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式密封袋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充气式密封袋的施工工艺及本体,所述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好密封袋本体、水、水桶、充电式水泵、水管、装在铝箔袋内的聚氨酯浆液、和挤压棒;然后将水倒入水桶内,再向水桶内加入膨胀剂和固化剂搅匀;再通过水管连接水桶和自带电式水泵;
第二步,将密封袋本体包裹在管道内的电缆上,将装有聚氨酯浆液的铝箔袋,包卷在挤压棒上,然后挤压进密封袋;
第三步,利用水管将自带电式水泵与密封袋连接在一起,然后启动自带电式水泵,使水桶中的由膨胀剂和固化剂混合的水通过自带电式水泵注入进已装有聚氨酯浆液的密封袋内,水注入时,由于水压的冲击,聚氨酯浆液被水迅速搅拌;由于水的注入,水压将密封袋鼓胀;
第四步,随着水的注入,聚氨酯浆液与水在密封袋内发生反应开始膨胀,并反应成为柔性状的固态密封胶体,将水注入完成后拔出水管;当聚氨酯浆液与水完全反应完成后,使密封袋整体完全膨胀;并且密封袋的外层与管道内壁紧密贴合在一起,内层与电缆紧密贴合在一起,使之与电缆和管道之间的缝隙被完全挤满,从而完成了电缆与管道之间的密封。
所述密封袋本体,包括反应室、进水接头、聚氨酯浆液注入接头和止水条;所述的进水接头和聚氨酯浆液注入接头与反应室是连通的;所述的第四步中固态密封胶体设置在反应室内;所述的固态密封胶体由进水接头注入的水和聚氨酯浆液注入接头注入的聚氨酯浆液在反应室内混合反应生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接头和聚氨酯浆液注入接头设置在密封袋本体的侧面,所述止水条设置在所述密封袋本体的中间;所述的反应室设置在密封袋本体的内部;所述的进水接头和聚氨酯浆液注入接头内设置有止回球和止回球挡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氨酯浆液占反应室体积的40-60%,注入的水为反应室体积的余量。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气式密封袋施工中的工作效率慢以及需要连接电源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充气式密封袋不能防火和防虫、鼠咬的问题以及漏气后密封性能失效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密封袋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袋本体局部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坤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坤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0%可堆肥全降解的环保包装网制品
- 下一篇:一种塑料手提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