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76756.3 申请日: 2018-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8849363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张德健;路战远;李金龙;程玉臣;平翠枝;王建国;高丽丹;孙东显;王玉芬;李娟;张向前;孙峰成;哈达;智颖飙;王璞;张荷亮;孙鸿举;咸丰;陈立宇;赵小庆;叶君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大学
主分类号: A01G22/40 分类号: A01G22/40;A01B79/00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刘奇
地址: 010000 内蒙古***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田间管理 大豆栽培 干旱地区 起垄 播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栽培技术 机械化操作 大豆生长 发育时期 合理密植 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种子处理 传统的 栽培垄 大垄 封垄 高台 构建 垄体 施用 整地 施肥 大豆 收获 配合 协调
【说明书】:

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垄、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本发明在播前起垄时构建了高台大垄,即垄体的高度、宽度等均大于传统的垄三栽培垄体,结合播种时的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其他步骤的配合,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控制大豆生长发育时期,能够使大豆产量提高15%以上,封垄时间提早3d~4d,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豆油料作物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商品粮油基地,在国家粮油安全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豆富含蛋白质和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基本消费方式是食用(做豆制品等)和榨油(生产豆油和豆粕,豆粕是畜牧业的主要原料)。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膳食结构逐步趋向高蛋白化,大豆消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转基因大豆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在一定阶段内将互相竞争、长期共存。非转基因和高蛋白双重特性是中国大豆的独有优势,而亚洲人的饮食习惯倾向于豆制品。因此,国内国际的市场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发挥国产大豆非转基因与高蛋白质优势,实施积极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加大国产大豆种植的推广力度,对发展特色专用大豆生产,提升农民种植传统大豆的积极性和效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了研究和推广大豆高产技术,将玉米种植区域推进到北纬48°以北的大豆生产带,导致农业风险增加。为规避风险,获得粮豆双丰收,建立以大豆为核心的科学轮作制度,即推行玉米-麦(薯)-豆轮作制。通过实施轮作体系,巩固中国东北大豆主产区的地位,减少残留农药污染,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是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黑土带上,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气温年、月差较大,无霜期短,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秋季降温剧烈,夏季短促,冬季漫长寒冷,日照丰富,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450mm~500mm,无霜期90d~130d,≥10℃年积温1900℃~2350℃。

目前,制约东北、蒙古等干旱地区的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一、产量低、种植效益偏差,尤其是和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相比效益偏低;二、适合该区域栽培的优质大豆新品种较少,很多主栽品种已种植多年,出现退化现象;三、阶段性干旱、低温等发生频繁。

近几年,中国东北地区重点示范推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大垄双行密植超高产栽培为代表的新技术。然而,基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等旱区大豆种植区的上述气候等诸多条件所限,仅靠传统的水肥调控是难以实现大豆产量的显著提高,无法实现人们所要求的产量高、品质优的商品油料大豆的愿望。

常规的大豆栽培技术以垄三栽培为主,其垄距为650mm左右,两边苗带的间距约为230mm,相邻苗带间距为110mm左右,单行播种米间落粒以13粒左右为佳,保苗28万株/公顷~32万株/公顷。垄上进行双行苗带精量点播,种下后侧深施肥,在八九十年代被黑龙江省研究推广,目前也在大豆主产区大规模应用。但是这种常规的垄三栽培模式产量无法进一步提升,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豆栽培方法产量无法显著提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在保证大豆质量的情况下显著增加产量,使大豆早熟全熟,便于机械化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垄、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

所述播前起垄中,垄体为梯形,所述垄体高度为180mm~200mm、垄底宽度为1000mm~1300mm、垄顶宽度为600mm~750mm,相邻两个垄体的垄顶间距为400mm~50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6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