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矩阵修正的电力系统稀疏矩阵并行求解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72579.1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1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黄少伟;刘正元;宋炎侃;于智同;林龙;余璟;吴海伟;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稀疏矩阵 输电网络 电力系统 矩阵修正 网络方程 求解 补偿向量 并行 回代过程 求解效率 网络结构 信息计算 计算量 | ||
1.一种基于矩阵修正的电力系统稀疏矩阵并行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前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一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一稀疏矩阵,获取所述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后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二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二稀疏矩阵;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方程获取补偿向量,并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前代回代过程进行矩阵修正以求解得到所述第二稀疏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前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一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一稀疏矩阵,获取所述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后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二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二稀疏矩阵,具体包括:
在所述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后,获取变化元件对应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及支路导纳参数组成的对角矩阵;
根据所述变化元件对应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所述支路导纳参数组成的对角矩阵,在所述根据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前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一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一稀疏矩阵的基础上,获取所述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后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二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二稀疏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方程获取补偿向量,具体包括:
利用矩阵求逆辅助定理对所述第二网络方程进行变换,得到所述第二稀疏矩阵的表达式;
将所述第二稀疏矩阵的表达式与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表达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所述补偿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前代回代过程进行矩阵修正,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前代回代过程进行后补偿、前补偿或者中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前代回代过程进行后补偿,具体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进行前代回代计算过程结束后,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进行矩阵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前代回代过程进行前补偿,具体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进行前代回代计算过程中的前代计算前,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进行矩阵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前代回代过程进行中补偿,具体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进行前代回代计算过程中的前代计算后回代计算前,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进行矩阵修正。
8.一种基于矩阵修正的电力系统稀疏矩阵并行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前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一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一稀疏矩阵,获取所述输电网络状态改变后描述输电网络状态的第二网络方程及对应的第二稀疏矩阵;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方程获取补偿向量,并利用所述补偿向量对所述第一稀疏矩阵的前代回代过程进行矩阵修正以求解得到所述第二稀疏矩阵。
9.一种基于矩阵修正的电力系统稀疏矩阵并行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25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