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失压配网转供电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2493.9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邱桂华;汤志锐;吴树鸿;何锦飞;何炎;罗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失压配网转 供电 方案 自动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变电站失压配网转供电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数据获取,通过与各大相关系统建立数据接口,获取相关数据信息;
S2:数据处理分析,结合S1数据生成可转供配网线路转供电方案、无法转供配网线路10kV母线串供方案、转供电对侧配网线路所属主变及主网线路负荷情况分析、变电站失压影响重要用户分析及预案支持;
S3:数据全方位展示;
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是:
1)通过与电网生产系统建立数据接口,获取配网线路台账数据,配网线路所属区局、供电所以及配网线路所属主变、主网线路信息;
2)通过与配电GIS建立数据接口,获取配网线路环网台账信息;环网台账信息包含本侧配网线路、对侧线路及其所属变电站、供电所及区局相关信息,同时还包含环网点位置信息;
3)通过与营销系统建立数据接口,获取配网线路用户数情况,其中用户数包含全部用户数及城区用户数信息;
4)通过与SCADA系统建立数据接口,获取配网线路允许载流量、线路电流,此外还包含主网线路及主变设备的允许载流量及负荷相关数据;
所述步骤S2中,
(1)配网可转供线路转供电方案生成,环网对侧线路选择逻辑如下:
1)转供对侧配网线路所属变电站不能为失压变电站;
2)转供对侧配网线路同一个全站失压转供电方案中只能选取一次;
3)(失压站配网线路用户数+对侧配网线路用户数6000;
4)失压站配网线路线路长度+对侧配网线路线路长度*70%15;
5)失压站配网线路当月最大电流+转至对侧配网线路当月最大电流转至对侧配网线路线路载流量与环网回路最小载流量比较最小值;
(2)无法转供线路通过10kV母线串供来恢复供电,串供线路选择逻辑为:
1)每段10kV母线选取1条串供线路;
2)线路在配网可转供电线路中选取;
3)对侧配网线路载流量-失压站配网线路当月最大电流-转至对侧配网线路当月最大电流0;
4)失压站配网线路线路长度+对侧配网线路线路长度*70%12;
(3)转供电对侧配网线路所属主变及主网线路负荷情况分析,分析转供电对侧线路所属主变及主网线路主网设备的负荷情况,主要包括设备的额定值,前一日的最高负荷及最高负载率,当前月最高负荷及负载率数据,同时对于负载率超80%的设备通过红色底纹重点突出显示;
(4)变电站失压影响重要用户分析及预案支持,通过台账拓扑分析自动给出供电受影响的重要用户信息及相关预案,重要用户信息包括了重要用户名称、重要用户等级、是否具有自备应急电源、所属区局及供电所内容,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并下载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实现用户的快速复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失压配网转供电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数据展示的过程中,进行分模块数据展示:
(1)配网可转供线路转供电方案模块:显示转供电本侧及对侧配网线路所属供电所、变电站、10kV母线、线路类型、线路载流量、用户数、前一天及当月最高负荷情况以及环网点位置相关信息;
(2)无法转供配网线路10kV母线串供方案模块:显示变电站失压时,其所供电10kV母线本侧的串供电线、对侧线路所属供电所、变电站、10kV母线、线路类型、线路载流量、用户数、前一天及当月最高负荷情况以及环网点位置相关信息;
(3)转供电对侧配网线路所属主变及主网线路负荷情况分析模块:显示转供电对侧线路所属主变、主网线路的额定值、前一天负荷最高值及负载率、当月负荷最高值及负载率相关信息;
(4)变电站失压影响重要用户分析及预案支持模块:显示变电站失压受影响的重要用户名称、重要用户等级、自备应急电源、所属区局级供电所、用户联系电话及事故处理预案相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24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实验室实现船舶、陆地双电源供电的方法与机构
- 下一篇:智能用电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