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茶多酚的保健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8265.4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尹维涛;郑秀文;刘家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松山堂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04;A61K36/899;A61P39/06;A61P3/06;A61P9/12;A61K31/05;A61K35/648;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酒 茶多酚 何首乌 五味子 蜈蚣 白藜芦醇 保健功效 红曲霉菌 口感细腻 市场推广 黄芪 红景天 槐花蜜 降血压 降血脂 抗氧化 绿茶粉 银杏叶 重量份 丹参 灵芝 制备 衰老 白酒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茶多酚的保健酒及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酒制作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白酒4200~4800份、绿茶粉20~24份、五味子3~5份、槐花蜜3~4份、银杏叶2~4份、丹参1~3份、灵芝2~3份、黄芪1~2份、蜈蚣1~3份、何首乌0.7~0.9份、红景天0.6~0.8份、白藜芦醇0.4~0.6份、红曲霉菌0.5~0.7份。本发明最终所制得的保健酒具有抗氧化、减缓衰老、降血脂、降血压等保健功效,并且外观清澈,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口感细腻,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酒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茶多酚的保健酒。
背景技术
人类最初的饮酒行为虽然还不能称之为饮酒养生,但却与保健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初的酒是人类采集的野生水果在剩余的时候得到适宜条件自然发酵而成的,由于许多野生水果本身就具有药用价值,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称得上是天然的“保健酒”,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追求健康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保健酒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作用,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茶多酚还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和积累作用。因此将茶多酚加入到白酒中会有很好的保健和防腐的效果,但是,茶多酚具有比较重的涩味,而且茶叶在处理的过程中,茶多酚会大量丢失,导致茶叶添加到白酒中,其功效并不显著。另外现有的保健酒的制作过程中,所添加的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会进入白酒中,很大一部分有效成分并没有发挥作用,导致资源的浪费,导致所制得的保健酒虚有其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含有茶多酚的保健酒,最终所制得的保健酒具有抗氧化、减缓衰老、降血脂、降血压等保健功效,并且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口感细腻,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有茶多酚的保健酒,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白酒4200~4800份、绿茶粉20~24份、五味子3~5份、槐花蜜3~4份、银杏叶2~4份、丹参1~3份、灵芝2~3份、黄芪1~2份、蜈蚣1~3份、何首乌0.7~0.9份、红景天0.6~0.8份、白藜芦醇0.4~0.6份、红曲霉菌0.5~0.7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白酒4500份、绿茶粉22份、五味子4份、槐花蜜3.5份、银杏叶3份、丹参2份、灵芝2.5份、黄芪1.5份、蜈蚣2份、何首乌0.8份、红景天0.7份、白藜芦醇0.5份、红曲霉菌0.6份。
进一步的,所述绿茶粉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摊放:取新鲜绿茶的新梢置于太阳光下进行摊放,摊放的厚度为2~4cm,摊放的时间为6~16h,期间每2~3h翻动一次,每次翻动都在茶叶的表面撒上一层苏打水;
2)杀青:将杀青机预热到75~85℃,然后将操作1)中获得茶叶置于杀青机内进行杀青,杀青的时间为4~8min;
3)负压揉捻:将操作2)杀青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内,然后利用真空发生器使揉捻机内处于负压,紧接着在负压条件下进行揉捻,使茶叶的破碎率达到55~65%为止;
4)急冷干燥:将冷冻干燥箱预冷到-35~-25℃,然后将操作3)揉捻后的茶叶立刻置于预冷的冷冻干燥箱内,再将温度降到-40~-36℃进行快速冷冻,冷冻的时间为2~4min,再对冷冻干燥箱进行微波加热干燥,干燥的温度为105~115℃;
5)超微粉碎:将操作4)中干燥后的茶叶置于超微粉碎机内进行超微粉碎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松山堂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松山堂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