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6472.6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6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穆建雷;常雷;毓刚;赵登华;郭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明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外壳 塑胶复合 工装 金属 点胶作业 设备成本 生产场地 外观检查 自然放置 胶水 低成本 高效率 金属件 预组装 预热 粘合 保压 塑件 压合 治具 生产工艺 拆卸 追溯 转入 占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胶水预热→点胶作业→预组装(追溯标识)→治具压合→外观检查→工装保压→自然放置2~4H→拆卸工装→转入下工序(完成)。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金属件与塑件粘合的生产工艺,可以减少人工和设备成本的投入及生产场地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手机行业中,金属外壳的手机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昂贵的材料,复杂的加工工艺,较低的良品率一直是制约着手机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金属件和塑胶结合的生产工艺快速发展,使手机外壳既不缺少金属外壳的效果,加工工艺简化,生产成本降低。因此金属件和塑胶件的结合工艺成本降低是各个加工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中之重。
通常情况下生产工艺为:在金属件或塑件涂布胶水作业后,在预组装治具上完成金属件和塑件的组合。然后放入压合设备将胶水压开,并保持压力240~480S,然后将产品取出进行后工序加工。但是在日生产数量达到达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设备的使用的数量将是非常庞大的,因此需要不少的设备成本、人工成本和生产场地的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A、胶水预热;B、点胶作业;C、预组装;D、治具压合;E、外观检查;F、工装保压;G、拆卸工装。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金属件与塑件粘合的生产工艺,可以减少人工和设备成本的投入及生产场地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金属与塑胶复合手机外壳的生产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步骤:
A、胶水预热;B、点胶作业;C、预组装;D、治具压合;E、外观检查;F、工装保压;G、拆卸工装。
所述步骤A包括:
开启预热设备电源,将温度设定为90℃,预热时间为30min;
拆除胶水外层锡纸真空包装;
拆除胶水针筒上的标签纸,将针筒整个放入支架中,每次同时预热2支;
待预热时间满30min,设备发出报警提示时,将胶水针筒取出,送至点胶机处,备用。
所述步骤B包括:
打开点胶机电源并接通气管,气管压力保持在0.5MPa以上,设定加热杯温度为130℃,点胶压力为0.26MPa;
将预热后的胶水针筒头部的胶塞使用钳子拧下,将20#的针头安装在针筒的头部;
将针筒尾部的胶塞拔出,将点胶机的气管安装在针筒的尾部,然后将针筒整体放入加热杯中,并用加热杯尾部的卡扣卡住,将固定螺丝旋紧;
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只胶水的针筒固定好;
取两件待点胶的产品,称重后,去毛重归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明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明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6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